“謝謝張總!”
桃又問道:“張總來到我們這裡還習慣吧?昨晚休息得好嗎?”
“還好。昨晚洗過溫泉浴,謝局長又陪著看了看縣城的夜景,吃了點當地的特色小吃,八點多鐘就休息了。可能是太累了,倒是一夜好睡。旅遊公司的工作忙嗎?”
“很忙,不過已經習慣了。”
“公司剛剛開辦,用人也少;以後就會好些。”
“以後規模大了,遊客多了,大約會更忙。”
“規模大,遊客多,只要管理好,不一定就忙。你要學會管理。”
“是的,管理是一門學問,我要從頭學習。”
“李也在學習企業管理。他以後也打算回來和你一起管理旅遊公司嗎?”
“我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回來地方,還是繼續留在深圳,我都沒有意見。”
“夫妻長期不在一起,你就不擔心他會變心?”
“不擔心。我們是自幼青梅竹馬結下的友誼,感情很深,他不會背叛我。再說,他要是想變心,就是留在身邊也沒有用。”
“你倒是很豁達,將來一定能成大事。”張倩誇讚桃。
兩人正談得投機,王書記派服務員來請吃飯,桃便擁著張總,又招呼王秘書一起到宴會廳吃飯。宋鄉長、王書記、謝局長熱情招呼入座。宴會上,賓主互相敬酒,十分歡樂融洽。
宴會後,桃送張總、王秘書、謝局長到客房休息。大約四點鐘,張總起來,要王秘書通知李,叫他帶她去看望他的父母親和兒子李桃。李和桃便帶著張總和王秘書回到春風裡家中。李的父母看見張總熱情歡迎,拿出炒好的花生、榛子、山核桃招待客人。張總對兩位老人送她的毛皮和靈芝十分稱讚,表示感謝,並拿出一些小禮物回贈他們。兩位老人接受了,連聲道謝。
張倩又拿出一包糖果送給李桃,小孩怕生,不敢要;桃接過來拿給他,教他說“謝謝阿姨”,他才敢說。張倩把李桃拉在身邊,問:“想爸爸嗎?”李桃小聲說:“想。”“你跟我去深圳吧,你爸爸就在我那裡上班。”小孩看看媽媽卻不敢回答。桃說:“你看我幹什麼?想去就去。”“我不想去!”李桃哭了。桃連忙抱起來,說:“咱不去,就跟媽媽在家。咱們這裡多好,有大梁山。”張倩笑了,對李說:“你還是回來吧,連兒子都不要你了。”
李和桃帶張總和王秘書參觀了他們家的石頭屋和木頭屋。張倩說:“這房子雖然低矮,倒很結實。李不說要蓋樓房嗎?”桃說:“磚瓦已經買了,過了年就蓋。”
張倩和王秘書回到旅遊賓館吃過晚飯,宋鄉長和王書記便來邀請她們到旅遊公司的小劇場看演出。主持節目的竟是桃,她穿了一套粉紅色的晚禮服,化了妝,燦如桃花,飄飄若仙。旅遊公司的演員和縣劇團的演員共同演出了歌舞、說唱和河北梆子戲,動聽的聲音,優美的舞姿,妙趣橫生的插科打諢,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張總和王秘書也很喜歡。
演出結束,桃和謝局長一起把張總和王秘書送回客房休息。張倩告別她們,掩上門,洗了澡,獨自坐在梳妝檯前,看著自己姣好的面容;她點燃了一支菸,認真回想兩天來的感受,她從大梁山的優美風景和梁山人的熱情和執著中看到了無限商機,於是她便決定打電話給父親。她說:“大梁山的旅遊資源不但優越,而且富饒,很有特色,目前全縣四十萬人民在縣委縣府領導下正在全民辦旅遊,信心足,幹勁大,前景看好,因此我決定在這裡投資發展。”張董回答說:“我相信你的眼力。既然看好,就決定投資,按照最大數額,一千萬。這也許是我有生之年能為家鄉人民做的一件善事。”於是她立即叫來王秘書商討起草簽約協議。張氏集團決定投資一千萬元人民幣。她建議青峰鄉在一年內修築盤山公路,架設空中索道,並在省級電視臺和報紙上做廣告,廣泛宣傳大梁山旅遊風景區。
第二天,張倩叫李通知宋鄉長和王書記,說她經過考察,對青峰鄉的旅遊業前景看好,並請示董事長同意,決定在這裡投資發展,並叫王秘書把草擬的投資協議書交給李。李接過協議書一看,投資金額竟然高達一千萬元人民幣,十分驚喜,立即送交宋鄉長和王書記。宋鄉長和王書記看了協議書也十分高興,不僅完全同意張總提出的條件,還聘請張倩擔任青峰鄉旅遊公司的名譽董事長。張倩欣然接受。上午,雙方在青峰鄉禮堂簽訂了《投資議定書》。牛縣長得知訊息,親自打來電話表示祝賀。
諸事完畢,張總和宋鄉長、王書記、謝局長、桃一一告別,帶著王秘書和李返回深圳。宋鄉長派車送至梁山市然後搭乘飛機。
青峰鄉旅遊公司得到香港張氏集團的投資,立即著手勘察地形,修築盤山公路,架設空中索道,並在電視臺和報紙上大做廣告,不久就聲名遠揚。一年後,遊客倍增,不僅吸引了國內遊客,國外遊客也不斷前來觀光旅遊,經濟效益大增。——此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