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面色鐵青,沉聲厲呵“天下皆知,北人為貴,南朝最末,賤民焉能與我弟並論。”
此言一出,眾軍士皆不能忍,刀兵在手,箭在弦上,衛戍將軍面露殺氣,佩劍出鞘在手“大膽,再敢辱我龍裔一族,定將你挫骨揚灰。”
心有不甘,又自知不敵,無奈只能暫避鋒芒以待時間。
領眾軍士以出門,又折身入內,至蠻夷首領跟前,將佩劍立在桌上,凌厲目光掃過眾人“諸位都記住了,漢人的劍,砍得下腦袋。”
蠻夷不敢輕舉妄動 ,眼下亦不是開戰之時,威懾既已見效,便是收手之時。
街道上百姓夾道歡迎,多言英雄丈夫。
那頭顱似有流不盡汙血,一路滴滴答答,點滴間相連,直至城門處。
男子將頭顱掛在城樓,問出心中疑惑“將軍,方才正是難逢良機,為何不誅滅蠻夷?”
非是此一人不解,各部將軍亦有此疑問,無不翹首以盼。
立於城樓遠眺,那方向正是天門山,與眾人說“眼下正值多事之秋,疏忽不得”。
眾人多有不解,左右言道“城中駐軍八千餘,各處兵馬只需半日可來,天門山豈能阻擋?”
“當今天下四分五裂,九州故土百國共立,存亡之際,萬不可因小失大。”
左右拱手道“屬下等不明白將軍所指,懇請賜教明白。”
衛戍將軍扶牆興嘆,目光閃爍,與眾人說“胡人善戰,若正大光明,你我雖能勝,傷亡勢必不小,故與胡人作戰,非奇兵不可。”
“屬下明白,願為馬前卒,替將軍陣前殺敵。”
“吾雖征戰十餘年,然若說兵謀策略,與郡守不能共論。”
甲士無不拱手,皆以將軍自謙,無不敬佩之至。
客棧中,鏢隊聽聞衛戍將軍所為,無不拍手歡叫。
那番邦蠻夷因約法三章已無容身之所,商販不予買賣,酒店茶舍不予食宿,一時間只能流落街頭,成喪家之犬。
“蠻夷黃昏出城,夜宿城東老廟,觀其行徑,似有約而來。”聽探馬寶來,旬千道大喜“ 果然如此,封奈速去請公羊大俠出兵,今夜務必殺敵城東老廟。”
得知太守計策,且請出兵相助,公羊武奇多有為難,與師徒二人說“眼下之計當如何?”
夢梨雨不假思索“當下困於此,便是能守,待援軍趕來時機已誤,唯有以退為進,尚有一線生機。”
“如何以退為進,可否詳細說來。”
“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今下之計,吾以為當棄主做客、借刀殺人二計並用,縱不能有功,亦可無過。”
二人看向禪勳,三人中以他武功名望最高,需徵求意見,若能一統口徑,則無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