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大太太未進京之前,榆林衚衕只有曲大老爺一人住在這兒,府裡並沒有個女主人當家,所以很多女眷都不方便過去拜訪。如今曲大太太來了,京中的姻親自然紛紛過來。所以曲大太太剛進京,榆林衚衕便熱鬧起來。
季氏帶著兩個女兒過來時,曲大太太正在招待客人,客人便是曲大太太孃家人。
“你們也來了,快進來。”曲大太太見到季氏和兩個侄女,十分高興的模樣,親自將她們迎進來。
“大嫂,澤哥兒和浩哥兒呢?”季氏笑問道。
說到兩個兒子,曲大太太笑道:“他們和老爺一早就出門訪友去了。”說著,又恭喜了季氏兩個女兒定親之事,一臉喜悅地道:“想當初三弟去了時,她們年紀那麼小,我還有些擔心,卻不想如今兩個丫頭都定親了,你也了了一樁心事,以後就放寬心來,等著湙哥兒出息了,你便可以安安心心地當個老安人了。”
季氏被她說得心花怒放,面上卻有些剋制道:“你說得對,如今她們都定親了,我也放心許多。這還要感謝孩子他大伯,兩樁親事能定得這般順利,還是他大伯幫著打理的。”
曲大太太嘴裡客氣幾聲,她帶兩個兒子進京後,從丈夫那裡得知當年曲瀲定親的□□,也知道曲三老爺之死成就了丈夫和二叔的仕途,讓丈夫一路走得更平順一些。丈夫是個厚道人,因這事情心裡對三房很是愧疚,叮囑她對三房這邊多幫襯一下。
幸好以前她便看在曲沁的外祖家是平陽侯府,對三房素來照顧,並不剋扣三房,與三房的交情還算是不錯的。如今三房的兩個姑娘都有了好歸宿,特別是曲瀲,將來還是鎮國公世子夫人,她更要與之打好關系。
所以今兒的曲大太太對季氏也比以往更熱情了幾分。
到了客廳,便見幾個夫人坐在那兒,還有兩個少女,曲大太太少不得給她們互相介紹。其中兩位年紀比曲大太太大些的是曲大太太的孃家嫂子,其中一名花信少婦是方家二房的媳婦,剩下兩個少女是方家的姑娘。
互相見禮、給了小輩見面禮後,方大太太笑著道:“你們曲家的姑娘生得真是俊俏,聽說都定親了?”
曲大太太笑道:“都定親了,瀲丫頭定的是鎮國公世子,沁丫頭定的是鎮安餘家的大公子。”
聽罷,方家兩位太太的眼裡都露出些許羨慕,不得不說,這兩樁親事都很好,而且還是曲家高攀了的。她們也是這段時間方才進京來的,當初只聽說曲家女兒定親,卻因為路途遠,不知道定的是哪戶家人的公子。
不過再羨慕也知道曲家三房這兩樁親事都定得巧妙,曲瀲的親事是曲三老爺在去逝之前給小女兒定下的,而曲沁的外祖家是平陽侯府,有平陽侯府出面,餘家自然不會推遲。
“大姐姐還好吧?什麼時候進京來?”曲沁詢問方大太太,方大太太是曲涵的婆婆。
方大太太笑道:“涵兒已經有了身孕,不好長途跋涉,等她生下孩子便會進京來。”
聽罷,曲沁曲瀲都非常高興,就是早已經知情的曲大太太也喜上眉稍。
寒暄會兒後,曲大太太便讓幾個姑娘去隔壁的花廳說話去了。
方家的兩個姑娘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二歲,十四歲的方雅娥嫻靜端莊,模樣長得像方大太太,五官並不出眾,顯得有些平庸,勝在膚色較白、氣質不錯。十二歲的方雅嬌也肖似其母方二太太,明眸皓齒,一身書卷氣,略有些清高。
方雅嬌見曲瀲和她同年齡,又生得這般貌美,很容易便讓人産生好感,有心和她親近,所以和她搭起話來:“以前聽說過兩位姐姐,但是一直沒機會見面,如今見到,覺得兩位姐姐都是天仙似的人物。瀲姐姐平時在家裡做些什麼?有什麼愛好?會下棋麼?我祖父喜愛下棋,我也跟著學了……”
方家姐妹倆的祖父便是如今的內閣大學士方閣老,堂姐妹倆都是家中的天之嬌女,所以在和曲家姐妹交往時,舉止也頗為大方,就是聒噪了點兒。
曲瀲細聲細氣地答道:“平時在家就是跟著母親禮佛或者是做些針線活,也沒什麼感興趣的,棋藝不太精通。”
聽罷,方雅嬌有些失望,她看曲瀲的模樣是頂尖的,卻不想是個草包美人。想罷,熱情度大大地減少了一些,生不起再搭話的念頭。
曲瀲見方雅嬌沒再纏自己,面上也沒露出什麼焦急遺憾的神色,依然很是安靜地坐在一旁,像姐姐身後的小跟班。
等方家人離開曲家,回去的路上,方大太太和方二太太詢問女兒對曲家姐妹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