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荊州州治,江陵城,背山面江而立,巍峨厚重,時人得見無不仰嘆。這座城池最古老的磚木可追溯至周天子時代,後亦有秦白起、漢韓信、蜀漢關羽、晉桓溫等無數英傑城主不斷修葺擴建,經營這城池如銅牆鐵壁,時人稱之為“江南絕壁”。這江南絕壁江陵城,是僅次於帝京建康的南朝第二大城池。如今建康凋敝,江陵便成為遠近歸附的南朝第一大城,與東魏大城洛陽、西魏京都長安比肩。
是時,江陵城牆高四丈,厚三丈,東西廣有六裡,南北深有兩裡。城外有水河護城,水寬十丈,水深二十尺,波濤粼粼,半環城牆,與長江相連。城牆有六門,六門之上各有飛簷城樓。其中北有兩門,主門為拱極,西北輔門為遠安。西有安津門,東有安瀾門。正南門名為南紀,亦為江陵正門、南朝大港,因在戰時,只停泊軍艦戰船,供兵馬穿行。東南方向亦有輔門名為水門。水門並無陸路,水路直通入城,往來皆是船隻。
陳紹世隨公主船駕即是從東南水門入城。入城門穿城牆後卻不見天日,只見青磚穹頂,兩岸亦不見人家,只見暗房鐵窗,裡有屯兵,似可在室內與城內交通。穿過青磚暗防城後,又見一閘門,過此閘門,方入城內,只見天空朗朗、車水馬龍、道橋人家。
行過無數橋梁,沿途盡是富闊民宅,亦有豪門深院。舟曲折行至城中深處,遠遠見輝煌宮殿群座落於前方高處,此正是湘東王王宮莫還宮。莫還宮規模浩大,殿臺樓閣,鱗次櫛比。其中最著名的地方有三處:其一為居中的正殿“鳳凰殿”;其二為西北部的南朝第二大園林“湘東苑”;其三是居右翼的與秘閣比肩的“東閣竹殿”。在秘閣毀於大火後,東閣竹殿便成了天下第一書庫,其中所藏珍本大多成了天下孤本。
常山公主蕭妙契帶樂梁王蕭大圜拜見湘東王後,湘東王亦召見陳紹世,盛贊其父陳談先與叔父陳霸先英雄大義。又嘉獎其護公主郡王有功,賞其黃金宅院,封榮職殿中員外將軍。陳紹世心中自是得意。而後卻發現,這殿中員外將軍雖名號響亮,俸祿優厚,卻只是戍衛莫還宮。手下只有四個郎將,崗位有定、食宿俱在宮中,竟是半分不得自由。又想難道父親任職的東宮直閣將軍,不過比他職級高些、手下人馬多些、也是同樣的無趣嗎,果真是父死子繼,這便是寒族武官的出路嗎。什麼時候自己能得外放,像叔父那樣有一番作為。
就在陳紹世的懷才不遇與顧影自憐中,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就過了新年,本該使用新帝的年號,為大寶元年。湘東王因侯賊篡國挾持皇帝,仍用太清年號,即是太清四年。
正月間某一日,陳紹世突然被湘東王宣至內院主殿,拔升他為武賁將軍,並將柳氏賜婚給了他,並再賜宅院。這實在是望外之喜,武賁將軍雖然也是戍衛武官,但確是皇宮的戍衛武職,湘東王承製代行皇權,竟將這榮職封給了他,他職銜竟已超過了父親在世時。又想柳氏容顏美麗、聰慧堅韌,他在旅途中,就已心生愛慕,但柳氏是高門貴主,皇室宗親,與他身份懸殊。他哪敢有非份之想,不想竟被湘東王賜婚。陳紹世一掃鬱悶,春風得意。待以正式禮儀娶了柳氏進門,只恨不能將家鄉父老都請來,見他此刻風光。
待紅燭高照,新婚夫婦含羞對坐之時,柳氏,此時已知她閨名為靜妍,卻落下淚來。陳紹世不明就裡。柳靜妍新婦盛裝,嬌美動人,此刻卻淚似珍珠滾下。她泣道:“妾心內有一事,必須對陳郎說明。妾已失貞,身非完璧。侯賊攻城,我與家嫂俱避入臺城。去歲三月皇城被賊攻破,侯景賊眾入皇宮內院,大肆劫掠,無論妃主侍女,多被荼毒。我亦被賊玷汙,本來已欲死。可卻遇公主嫂嫂正當臨盆。當時太子妃娘娘已病死,主事宮人也多餓死奔散。活著的都是饑餓衰弱的婦孺,又遭惡賊劫難,整個內宮遍地都是嚎哭瘋癲和自盡的女人。我不能看著嫂嫂死去,我必須照顧她生産下孩兒。後來,嫂嫂終於生下女兒,人也衰弱瀕死。當時,賊眾雖已被召出,但是整個內宮已經慘不忍睹。我只能活下去,帶著活著的宮人收拾殘局,照顧嫂嫂和嬰兒,照顧活下來的妃主。我本欲孤身終老。你我婚事,舅舅與嫂嫂與我提過幾次我都是不願意的。可嫂嫂一力撮合,我難卻其情,這才同意。你是大好郎君,本可擇清白淑女為婦。我雖佔雀巢,可如你不願意,我可自向郡王請出家。”
陳紹世聽她緩緩說完,五內俱痛,眼中酸澀,直聽完她最後之言,才道:“你我途中相識,朝夕相處,我心中早已敬你愛你。只因你身份高貴,我自慚形穢,不敢唐突分豪。聽你訴說如此劫難,我心內痛如刀割。想我堂堂丈夫,徒食粟米,徒配長劍,竟不能驅逐胡賊,保護婦孺。你本無辜,此是我無能,是南朝丈夫無能。我敬你愛你更甚於昨日。只願餘生,能護你周全,能有力護南朝婦孺周全。”柳靜妍亦敬他此番言行,柔聲叫一聲郎君,終靠入他懷中。
就在陳紹世夫妻和睦、新婚燕爾之時,他不知其堂兄陳昌正與他同處於一城。而陳昌此時榮職為殿中將軍,卻並未在宮中執崗,而是居於西王城一豪華宅院內,被供養以錦衣玉食,實際卻與囚徒無二。
陳昌自太清三年六月初入江陵,如今已有七月矣。七個月間,南朝土地,又發生了很多的變故。而沒有變的是,侯景依然操縱著皇帝,佔據著江東之地,南朝諸王仍在相互廝殺,南朝百姓仍掙紮在生死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