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南梁舊事> 第一百零四章 灰燼(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章 灰燼(終) (1 / 5)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蕭繹被群臣救出殿外,謝答仁與朱買臣讓蕭繹上馬,欲以騎兵護衛他突圍。蕭繹自幼不會騎馬,猶豫不前。謝答仁心中焦急,親手執馬韁對蕭繹道:“陛下上馬,我必誓死為陛下牽馬。”蕭繹身體顫抖,猶豫不決,看著身側的王褒。王褒在其耳畔道:“謝答仁,是為侯景舊部,怎能信?”又對眾人道:“陛下不善於騎馬,定會被魏俘獲受辱,那還不如主動請降。”又有幾位重臣附和王褒之言。蕭繹便聽從王褒等之言,同意遞書請降。

謝答仁見此,便再次懇求蕭繹道:“江陵心在陛下,只要陛下還在,江陵就不會覆沒。請陛下讓末將用您的號令,收集散兵民眾,定可以組織起五千人護衛皇城。等待援軍。”蕭繹心動,便任其為大都督,統帥守皇城諸軍事。王褒聽聞後,恐此舉影響和談,遂對蕭繹道:“謝答仁侯賊故人,懷揣邀功心術,不該相信。”蕭繹便猶疑反悔,不再盡授其權。謝答仁左右掣肘,只無力迴天。

很快,西魏統帥於謹回信,索要太子蕭方矩為人質。王褒說服蕭繹同意遣送太子蕭方矩出城。又親自撰寫回信,王褒文采書法天下聞名,數年前太平盛世時,北人千金求一貼而不得。此時王褒便洋洋灑灑,極盡謙卑,寫就請降信,落款為柱國燕公家奴王褒。

然而太子出城後不久,謝答仁戰死,皇城將被攻破。蕭繹此時方慌亂著素衣騎馬出城,被西魏俘獲。蕭繹被拉進北軍大帳,向西魏主帥於謹行叩拜大禮,後又被送往梁王蕭察大帳。梁王蕭察對這自幼敬愛的王叔已是切齒痛恨,怒數其殺親諸大罪,又對其百般羞辱。後來,長孫儉至梁王蕭察賬內,將蕭繹帶回於謹大帳。於謹命蕭繹召王僧辯、王琳入江陵。蕭繹並未傳召,只道:“王僧辯與王琳早有異心,不會再聽令於我了。”

太清八年,亦是承聖三年,十一月二十,皇城攻破,江陵淪陷。十二月十九日,承聖皇帝蕭繹被害死。梁王使者旁觀,西魏人行刑,用土袋將他悶死。這與其三兄長大寶皇帝蕭綱是同一種死法。蕭繹死後,梁王蕭察讓人用蒲草蓆裹其屍,外面用白茅草捆住,埋於江陵西郊無主之地。隨後,太子蕭方矩與始安王蕭方略亦被殺。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著作等身、君子盛名的皇室學者,承聖皇帝蕭繹。當日,將侄子河東王蕭譽,被他下令臉孔朝下埋葬。將親弟武陵王蕭紀被他驅逐出宗廟皇籍,改姓饕餮,草草下葬。他可曾想過自己會是這樣終局。

皇帝如犬身死,江陵城中人便如待宰羔羊。當時天寒地凍,凍死或死於城破兵亂者無數。城破後,上至王公貴族,下至百姓庶民,數十萬人俱淪為北朝奴隸。西魏人將老幼衰弱者殺死。其餘分賞於三軍,以長鎖串聯,驅趕北上。冰雪嚴寒,嚎哭連天,如人間地獄。西魏亦掠奪盡江陵所藏寶物,包括渾天儀、銅晷表、相風烏等國之寶物,以及其他無數文物珍寶。

梁王蕭察此時亦在江陵,眼見這副人間慘劇,只毫無辦法,痛悔不止。當日城破之時,身旁有近臣,名尹德毅諫言:“此時江陵城已破,殿下借西魏手殺湘東願望已達成。應做其他打算。南朝是祖國,西魏才是外敵。此時,北人剛奪江陵,駐足未穩,已在江陵屠殺劫掠,未來更有大禍。殿下怎能助紂為虐。現在魏軍剛剛得勝,志得意滿,殿下應趁此機會,設下慶功宴廣邀西魏軍帥。再預先埋下刀斧手,一併斬殺。然後派我雍州各軍襲擊西魏營盤,西魏必潰敗。此後,我們再安撫江陵眾臣民心,使之歸心殿下。殿下據江陵及荊雍,天下可圖,亦不懼北朝。”嶽陽王躊躇道:“孤王為誅殺湘東報仇雪恨,已將襄陽俱付之於北人。北人已承諾將江南俱歸還於孤王。我方兵弱,北人正在勝時,士氣大熾,恐不能敵。孤王此時不必行此險招,亦可圖天下。”尹德毅遂嘆息作罷。

而後,西魏快速吞併雍州全境,又將江陵人盡為奴隸,擄去北地,只留給蕭察一個江陵空城和荊州有名無實之地。蕭察才終知痛悔。

太清九年,正月。梁王蕭察於江陵登臨皇帝位,改元大定。皇帝蕭察,終於得償夙願,報仇雪恨,君臨天下。然而四顧江山,只剩江南一隅。南朝五十三州大部已是故土,帝京已是故鄉,南朝已是故國,故民已是他國奴隸。親人抑或仇人俱是土下屍骨。而這一切,俱是自己雙手推成造就。皇帝蕭察快活嗎?皇帝蕭察此生最快活的時光是在建康,那時他有恃無恐,驕傲跋扈,覺得天下萬物,只要他想,無不可輕易得到。而成為皇帝的蕭察,此生卻再也沒有快活過一刻,只有無邊的恥辱與悔恨。

江陵城如此迅速被破,以致除任、徐援軍趕到外,其他各路援軍都在途中。王琳援軍至湘北蒸城,聽聞江陵已陷,皇帝駕崩,遂命三軍縞素。而此時,遠在江東的王僧辯所派援軍亦未趕到,聞聽江陵失陷,皇帝遇害,亦於建康舉國喪。

晉南王亦行至郢州時,聽聞江陵陷落,仍不停軍繼續西進.直到後來陸續有報蕭繹被殺、江陵萬民被擄北上。蕭黯方停步,駐軍武昌西部,漢水入江口之地。蕭黯於王駕船艙中召盧奕相商下一步走向。盧奕便建議蕭黯奪取武昌。郢州刺史名叫陸法和,乃是後降於蕭繹的前反賊,其人不用法理謀略,只以幻術妖道來管理軍士城池。盧奕認為,以所部萬餘兵力,取武昌,如探囊取物。取武昌後,佔據中游郢州,再圖後事。

而晉南王蕭黯,此時卻毫無半點意念去取郢州,卻語出驚人問盧奕,如果此時,我王師騎兵北上雍州腹地,有無可能阻擊一支擄民北軍。盧奕雖意外驚愕,然終沉下心來思量,良久終搖頭道:“決無可能。一是,我王師僅一萬三千兵力,騎軍不過三千五百騎。三千餘騎兵疲勞遠襲,便是遭遇北軍,也難敵萬數敵軍;二是,此時暴雪嚴寒,我南朝騎兵不善於雪地行軍,禦寒裝備亦不足。未至雍州,定會有三分之一凍傷凍死;三是,竟陵郡與雍州已盡數被北軍所佔,我王師縱深深入,後無援軍糧草,早晚必入絕境。臣細思下來,竟無一絲得勝可能。”蕭黯垂首,良久方道,先取武昌安身吧。

太清九年,一月。嶽陽王蕭察於江陵即皇帝位,而其治下僅荊州南北狹長一隅。北雍州盡失,江南各州均不聽其號令。同年一月,王僧辯推舉位於建康的晉安王蕭方智為太宰,承帝制。江東各地豪帥均歸附。同時,北齊聽聞西魏取江陵,殺蕭繹後,便推出其在寒山之戰中虜為人質的貞陽侯蕭淵明為新梁帝,以護駕南歸之名,大舉征伐江東。

同年一月,晉南王蕭黯派旗下軍帥盧奕率軍攻佔郢州武昌,攻下武昌後,王駕亦至武昌。江東王僧辯、湘州王琳等知晉南王乃大定皇帝蕭察手足兄弟,知其舉足輕重。因其意志不明,只憂心觀望,不敢妄動。大定皇帝蕭察與晉南王蕭黯亦數次遣使互問訊息。一月中,晉南王再派江州別駕劉釋之出使江陵。

武昌城州府院原名執戟園,後南平王蕭恪任郢州刺史,遂改名為執珪宮。後邵陵王於此承製,遂以皇宮名命之為太極宮。此後,數次異主,仍謂之太極宮。蕭黯進武昌後亦歇於此處。此日事畢,蕭黯於太極宮西殿休息。

蕭黯睡得極不舒展,他的身體死死睡去,彷彿變成一個沉重的牢籠,將他的靈魂與意識鎖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困境,拼命的想要搖醒沉睡的身體,卻痛苦的逃脫不出。他有些絕望了,覺得自己永遠不能醒過來了,覺得自己就要這樣死去了。

突然,有個清脆動聽的聲音傳來,在叫厭皇孫。蕭黯清楚的知道自己是閉著眼睛,可是卻能觀察到眼前的一切,說不出的奇異之感。他盡力看著前方,問道:“是誰?”他明白這是自己心裡的問話,卻彷彿能聽到聲音。

“蕭郎,你想我嗎?”是籠華清脆的笑語聲。好像還有她的腳步聲,和身上佩飾所發出的玉石叮當聲。

蕭黯拼命的試圖牽引自己的身體,哪怕探出一點點,他想要看到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