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南梁舊事> 第一章 讖語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讖語1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前朝英傑,孤冢荒草。

今時天下,英雄蒼老。

來日所望,聖主襁褓。

誰人嗟嘆,京華遊僧。

河山北忘,守風流看。

南岸華梁,引鳳棲凰。

君子年少,淑女窈窕。

誰記悲讖,前朝老道。

——《南歌行》

長江,長萬裡,寬七千丈,將漢時天下一分為二。而漢早已是三百多年前的舊事了。三百多年間,不知北部多少雄主為霸,江南多少聖賢稱孤,然而,縱使爭得兩岸寸土染血,也填不平這道華夏的傷疤。漢末真人張臯曾於長安天壇蔔卦問天,卦象所示“蹇”、“剝”,讖語磐落,定下華夏大地數百年的劫難。

每年入秋,長江水位常會上漲數百尺。風起時,波濤滾滾,艄公不敢擺渡,旅人不敢過江。中大通三年,十月初九,朔風,天陰。一位灰須灰衣長者,以金銖懸賞艄公,橫渡長江,踏上南梁江南之地。

長江下游左岸,有一座城,名建康。建康城,為南梁朝京都,力壓北地國都長安與鄴城,是為當時天下第一大城。帝都建康,其北有林名樂苑,其林是為鳳棲之林。其右為鐘山,其山乃麒麟藏身之山。其南有水為秦淮,其水乃龍遊之水。這南朝帝京建康,竟是石為翠,土為金的天下第一繁華富貴之地。

藩屬外國,北部漢人,南朝各州各郡人,都稱它為南京,只怕說時還要遙遙微微一禮。南朝帝京建康確實是最有資格被禮敬的城池,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幾朝京都,也不僅僅是因為它在本朝已締造南朝五十年的富足安逸,而更多的是因為這座城裡住著天下最有德行的僧人,最有智慧的道人,最風流的名士,最博學的學士,還有各百家之學複興的領袖人物,懷揣理想而來自四方的文人雅士。南朝帝京建康,竟是聚集著天下最頂尖的君子和淑女的天下第一文雅風流之城。

建康城的百姓卻更喜歡自稱建康為大石頭城,而東北方的陪城為小石頭城。大石頭城叫著透著得意和親切。同樣,他們也更喜歡親暱的稱呼皇帝為“當今”、“聖上”、“仙翁”,而不是如外國人外地人般畢恭畢敬的稱為“皇帝”、“皇上”“菩薩皇帝”。

南朝帝京建康,內外三層城池,西北有一陪城,名石頭。外城以東南西北四籬門為界,四籬門以裡,是為建康外城。外城其內為內城,外城與內城之界為南朱雀桁,東青溪橋,北玄武門,西白洲渡。內城裡又分四區,東為東府城,西為西州城,南有門閥烏衣巷,北有新貴潮溝裡。內城是為建康主城,其內有連綿巍峨的皇家佛寺道觀宗廟,有三臺四卿五省衙署與四大學館,有萬國使府,也有各地驛館,還有不夜的列肆集市。既是烈火烹油極喧囂之地,又是高門深院極溫柔之鄉。

建康城內裡深縱精華之地還有一城,名為“臺城”。此是建康的中心,亦是南朝的中心,帝京的皇城。皇城臺城九進九出,瓊樓玉殿,鱗次櫛比。正南門為大司馬門,為皇帝進出正門。若有幸能從大司馬門東側的金闕高門,東端門進入皇城,穿過禁衛軍護衛的外皇城牆,可見兩側古槐參天的皇城儀道。行不久,即可見右側,莊嚴的國家政務首府尚書省。若從皇城西側的西華門而走入,行不久,則可見中書、門下兩省。而皇城東側是為東華門,東華門外正是皇城外、內城裡最龐大的宮殿群東宮。東華門內,即是彙聚天下最豪華府邸的永福省。永福省住著梁朝的皇族,南蘭陵蕭氏的子孫們。永福省在北,尚書省在南,正是右翼。左翼,國庫在北,中書門下二省在南。居中拱衛著一座巍峨龐大的城中神宮,是為紫陽宮。紫陽宮殿群居於中心高處,領袖紫陽宮的殿堂,正是太極殿。

太極正殿是舉行國家正禮、皇帝住持大議集會之地。太極正殿,左右正堂、十二間廳堂,俱是皇帝辦公之地,連同宮外三省共稱為禁省。禁省進出者,俱是執掌國家最高權柄之人。決定列國國運、萬民生息的政令俱從此出。太極殿以裡,共有二十四主殿群,此為內院禁宮。禁宮之北,便是天下第一皇家園林,華林園。華林園外便是北宮牆,此為紫陽宮之最北,亦是皇城最北。

梁帝國之紫陽宮,恰如皇帝之心。紫陽宮最近的幾處恰是皇帝心中最重的幾處,永福省、中書省、門下省。大通元年,皇帝心中又添了一處。緊挨著紫陽宮北宮牆,起了一座寶剎,是為皇家寺廟,名為同泰寺。從此,佛光普照紫陽宮、臺城、建康、梁帝國。

中大通三年,梁經歷了一次國喪。初春之時,皇帝與萬民鐘愛的皇長子,皇太子蕭統突然辭世。紫陽宮、臺城、建康城,乃至整個南朝,如遇擎天之柱折斷,處處有祭,日日哀哭。當然,再大的傷痛也會慢慢痊癒。七月,皇三子,原晉安王蕭綱被冊立為新太子,朝野也從叨唸昭明太子的仁德轉而傳頌新太子的美名。

自立新太子後,宮人巧匠們就開始忙碌修繕擴建東宮,為迎接它的新主人。雖然這會嚴重幹擾還住在裡面的舊主人,不過,總也顧忌不了那麼多舊事。皇帝憐愛長子房親眷,特賜紫陽宮東北側的金華宮給其居住。更主殿名為清雲殿,供侍一如常儀。昭明太子生前寡慾清簡,眷屬子女並不多。再者,昭明太子的諸子多已被皇帝恩封王爵,另於永福省各自設府邸。所以,金華宮雖有房僅百所,也足夠居住。只是,金華宮也在修葺,也未完畢,所以還未遷離東宮。

新太子親自關心金華宮修葺之事,又早命人拜昭明太子妃,如今別封的敬妃,長皇嫂蔡氏。請待金華宮修繕完備後再遷,又命東宮承命修繕宮人,絲毫不許犯。當然,令上下行總難免有不和之時。遂剛經喪主之痛的東宮舊主又變成了寄居他人屋簷之下的客人,闔府難免現出了侷促落幕的態勢來。尤其是到了九月初九重陽這晚,更是母子主奴對坐垂淚。偏就在暮色哀聲之時,內侍竟傳來喜報。報說季寶林,如今的季夫人,戊庚産下昭明太子遺腹子。此訊息,讓闔宮內外且喜且悲,便按例報喜給皇帝。未想皇帝聽聞甚是欣喜,幾日後遣使至東宮探望,並傳口諭,皇帝將於太廟親自為皇孫住持命名禮。

按本朝禮法,宗室子弟於太廟舉行百日命名禮,普通宗室子孫一般由宗正卿或司禮卿主持,公爵宗室之子孫一般由九公之一主持,郡王之子孫一般由王爵或德高九公者主持,太子之子由太子親自持禮,皇子則由皇帝親自持禮。此次,皇帝親自為皇孫持禮,此等榮寵,在諸皇孫中,是前所未有的。昭明太子宮人雖知這是皇帝痛失長子後的移情之舉,但此等聖慈榮寵,仍也稍慰痛失主君夫父之心。

按照南朝習慣,在百日於家廟正禮命正名之前,會於滿月之時,在自家正堂或內堂中,舉辦乳名命名宴,由主家長輩或父親為嬰兒命乳名。此禮為家禮,此代表嬰兒可出內室見眾族親,父親一般也是於此宴中才第一次得見自己孩兒。皇帝亦按俗禮,於皇孫滿月之時,在紫陽宮明璋殿為皇孫舉辦乳名命名宴。

自皇八子武陵王出生後,皇帝已二十三年未主辦滿月宴,此次便成為一時盛會。十月初九這晚,親貴朝臣、昭明太子故舊都進宮朝賀赴宴。華燈初上之時,臺城外皇城正前門燃放起巨型煙火,此是皇帝得皇孫與民同樂之意。而建康城內,流光溢彩的夜肆也要開始了。就在南城宣陽門川流的車行人往中,一名灰衣老者騎著江南常見的黃牛走進了建康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