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的依止師突然道:“慧皎長老,請慢,老僧還有幾句話問晏。”
慧皎長老點頭,依止師方問:“你心在佛門嗎?”
厭答:“我心願往。”
依止師又問:“身願往,還是心願往?”
厭淚又流下,道:“身無處可寄,心無處可安,唯祈佛門收留。”
依止師不再說話。
慧皎長老嘆道:“佛門可收天下無家可歸眾生,偏不能收不知何往之心。”言畢起身。
厭淚眼濛濛的仰望著老僧。慧皎長老道,來吧。厭迷茫的跟隨。
厭跟隨慧皎長老身後,走出經室,來到一處佛堂。走進後,竟見堂內有一竹冠素袍的老人。厭雙膝跪地,叩首大哭。老人一嘆,命內官扶起。又對慧皎長老合什一禮,慧皎長老亦回一禮。內官為皇帝穿上綿罩衣,又為厭也穿上一件,方才出門。厭滿心迷茫,蹣跚跟隨。
直走出正院門,見厚絮暖蓋的皇帝攆車正停在雪地中,車頂已積了一層薄雪,太僕屬吏正拿雀翎清理,四頭毛皮發亮的犄角黑牛慢悠悠的蹭著蹄。太僕屬吏見皇帝走出,忙安好車梯,迎侍上來。厭見皇帝已登上禦駕,只呆立車旁。皇帝看了一眼厭,對眾道:“也扶他上來吧。”
厭這才確定果真是要接他回宮,一時間,心內竟不知是什麼滋味。有解脫喜悅,有受寵若驚,又有若有所失。內官已伸手來扶。厭便躬身啟奏道:“陛下是接臣離寺嗎?”
皇帝道:“是你今日要離寺,朕順便帶你回家。”
厭恭敬的說:“臣謝陛下隆恩,只是臣未對師傅們行謝禮辭禮,不敢隨行。”
皇帝說:“好,你有這份心,是你自己知禮感恩的好處。師傅們倒無妨。改日,你行俗禮來謝吧。”
厭聽說方才登車。
禦車踏雪吱呀而行,從紫陽宮西北大通門緩緩而入。厭在天祿殿下了攆車,又上了備好的羔裘暖車。暖車載著他繼續前行,過了許久,終於停下。有內官開啟車簾。厭走下車,抬頭一望,滿眼的白色素縞,像是雪大塊大塊的凝在了金華宮上。他頓時感到陌生起來,仔細又看了看門庭,可不是,金華宮三個大字宛然在目。他向清雲主殿走去,宮中路徑依舊,只是,下有白雪皚皚,上有素縞累累。厭走近了清雲殿,他聽到了裡面哭聲震天。
大同六年,十二月,昭明太子嗣子豫章王蕭歡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