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個鏡頭拍攝地是城都的民政局,因為今天是週末,才能臨時夠提供給劇組拍攝。
反正也不是真的辦理離婚,就是裝個樣子就行。
這是男主角蘇澈與女主角白淼淼的離婚戲碼。
即便搬上大熒幕,這也是正片第一個鏡頭。
這一部影片採用的是倒敘的敘事結構,直接將男女主角的現況展現給觀眾,然後一絲絲的解剖開來,最終展現的才是結果。
.........
此時的李彧已經不用過於節省拍攝資金,劇組共有三臺攝影機在同時拍攝,力爭不遺落任何一點細節。
攝影導演是宋小飛,如果拍攝難度不大的話,不用他出馬,從容的他拿著一根馬紮與李彧一同坐在監視器前交流著鏡頭的各種引數。
外面準備就緒的三位攝影師中有兩名是老宋的徒弟,此時他們正坐在滑軌上的固定板上。
他們掌握的攝影機是最新式的高畫質攝影機,即便他們是攝影專業畢業的,但經驗尚淺,所以他們的職責較輕,起一個輔助作用。
一名扛著唯一一臺沉重的膠片攝影機的是一名瘦弱的少女,她是李彧從戛納撿回來的。
當時的李彧與宋小飛幾乎天天出入影節宮,然後就認識了這個『操』著一口地道英倫腔的黑髮少女。
真的是少女,最起碼樣貌是這樣的,個子不高但一身打扮的很新『潮』。
是個少女的樣子,但估計不是雛女了,畢竟在外國生活的小娘們可是很熱情的。
後來一次偶然的接觸,讓他們三人認識,李彧才知道這個跟自己同齡的女孩竟然是個有點名氣的專業攝影師,而且還是華夏人。
她叫李小雨,羊城人,十五歲的她便遠赴英倫三島,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
做過模特,參與過電影拍攝,十六歲開始了攝影助理的工作,十九歲成為英果最年輕的專業攝影師。
她是今年獲得戛納特別紀念獎的格斯·範·桑特的的攝影師。
李彧獲得金棕櫚的第二天她就找上門來,說她想回國看看,然後就一直跟著李彧了。
李彧與宋小飛曾關於的拍攝手法與『色』彩應用等細節問題進行過多次交流。
適逢其會的李小雨也會熱絡的參與交流之中。
於是李彧便邀請她參與到這部電影的製作當中,擔任攝影指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