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過年自己買的那一份東西,也一點不落地全部打包起來,帶回縣城,一點也沒想著給自己父母留。
甚至連過年殺的那兩只雞,沒吃完的部分,也打包帶走了。
寧紹德以為老家有自己父母在,自己怎麼做都不會傳出去被別人說閑話。
但是他忘了,父母已經不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他們已經老了,而且現在還分了家,他父母已經無法壓制家裡的其他人。
王海燕在他們走後,坐在門口跟鄰居大聲討論,嘲笑老二一家鐵公雞。
黃秀華心裡不舒服又跟她吵了一架。
過後黃秀華為了給老二挽尊,還在家裡說什麼‘老二夫妻倆工資低,拿著死工資,日子也不好過’之類的話。
但家裡誰都是左耳進右耳出,這個年還沒算過完,也不到農忙的時候,王海燕成天沒事幹,就愛東家走西家逛到處找人嘮嗑,把這事當笑話跟人說。
寧紹明不摻和這些事,也不讓趙如月和兩個孩子摻和,他現在就想趕緊把房子建好,盡快搬走。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每天換著花樣做飯給來他家幹活的人吃,食材肯定是不如開工的第一天那麼好。
但也是有菜有肉有湯,而且飯菜的味道,還比別人自己家做的味道還要好。
有時候做得多了,他們吃不完,剩下的他說誰想帶回去當宵夜吃,可以自己打包,來幹活的人都搶著要。
後來做工的人提議,他們不在這裡吃了,每天自己帶飯盒來,打飯回去再吃,吃完還能在家休息一會兒再來幹活。
寧紹明就改了吃飯的方式,他還以為他們是真的想在家休息。
後來那些來幹活人家裡的小孩和寧時秋一起玩時,跟寧時秋說:“你爸做飯真好吃,還每天都有肉,我爸這幾天帶飯菜回來,我跟我姐搶著吃,我家就吃年夜飯那天、還有過年招待親戚的時候,有肉吃,小秋,你家是不是天天都能吃肉啊?”
寧時秋回家後又提起這事,寧紹明才知道,來幹活的人不是想回家休息,而是覺得這裡夥食好,想帶飯菜回去跟自己家人一起吃。
他有點擔心他們吃不好影響幹活,但人家願意帶飯回去給家裡人,他也不好改。
寧紹明悄悄觀察了幾天,又不動聲色地問過,得知他們每天都吃得飽,幹活也不像缺力氣的樣子才放心。
他想著他們估計是把肉菜分給家人,他們自己大概也會吃一點,不多而已。
鎮上各家幾乎都種大米,不缺米吃,所以米飯是管飽的,才沒影響幹活。
在寧紹明忙著建房子的事時,趙如月也沒閑著。
帶孩子去鎮上逛,觀察市場的主要是她,除此之外,她還要去找人打傢俱。
鎮上沒有賣成品傢俱的地方,倒是有木工,可以自己買木頭去找木工做傢俱,也可以直接在木工那裡說自己要什麼,連工帶料包給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