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8章 第 18 章 就這個寧老三總是不按套……
寧紹明知道,大嫂這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想激他多給家裡寄錢。
家裡孩子現在暫時沒有多花錢的地方,多寄回去的錢,他爸媽也會拿去補貼其他兒子。
老人在家只要不生病,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他們平時有錢也捨不得花在自己身上。
二哥跟二嫂都是老師,家裡只有一個女兒。
老師工資再低,兩個大人養一個孩子,也是綽綽有餘,用不著老人補貼。
每個月多出來的那一百塊錢,寧紹明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多是補貼給大哥家了。
只是沒虧著他家孩子,他才裝聾作啞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大嫂那樣的人,直接拒絕是最好的方法,不能拐彎抹角,跟她客氣,她會裝傻充愣,當聽不懂別人話裡的意思。
寧紹明直接拒絕:“文發家的妙妙前段時間生病,他老孃又扭傷了腳,他才多寄了兩百,我們家又沒出什麼事,幹嘛要多寄錢?新衣服不是過年才買嗎?鵬城這邊的衣服和零食都比老家便宜,等我跟小月過年回去再給孩子們買。”
不等大嫂再說些什麼,寧紹明就問:“大嫂,小秋和小夏不在嗎?”
王海燕訕訕地回答:“哦哦,他倆跑出去玩了。”
多少年了,王海燕依然不太適應自己說話被小叔子堵回來。
在她的設想和見識裡,男的很少跟女的一般見識,都是他們老婆站出來,女人之間互相陰陽怪氣一番,或者吵一架。
幾乎所有人家都這樣,就這個寧老三總是不按套路出牌!
寧紹明這麼一站出來,在趙如月面前:“先掛了,我出去找找再給你們回電話。”
王海燕掛了電話,走到隔壁鄰居家。
好幾個孩子嘰嘰喳喳地在鄰居堂屋寫作業,他們這兒對教育不太重視,絕大多數家庭完全沒有給孩子準備書桌的意識。
一個個孩子面前要麼是吃飯的桌子,要麼是一個高凳子,屁股下坐著矮一點的小板凳,就這麼當書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