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該有的姿態,還是得有的。
“這幾日,怕是會忙上不少。”韓章望向幾人,叮囑道:“此間之事,無論是官家祭祀,亦或是宮宴百官,都斷然要辦好,不可徒生差池。”
王堯臣、張方平等人皆是頷首。
經歷了此間政鬥,賀壽之事老老實實的辦好即可。
政鬥失敗的劉沆幾人,斷然不會敢再做手腳。
否則,怕是就連安穩致仕都是難題。
.......
六月二十五,官家祭百官賀表,祈禱蒼天眷顧。
“朕臨御以來,夙興夜寐,惟願山河永固,百姓安康。然子嗣未豐,實乃朕心所念。今值朕壽辰,敬告天地祖宗,祈賜麟兒,以承大統,綿延國祚。亦願四海昇平,風調雨順!”
言罷,焚百官賀表,祭祀蒼天。
文武百官,觀之意趣不同。
而關鍵點就在於,黃景補的那份賀表!
黃景所書賀表有兩份,首次呈奏的賀表乃是一份忤逆之言,時間上倒是沒問題。
江昭特意去取賀表,卯時末呈奏了上去,流程沒有問題。
特殊就特殊在,那忤逆之言惹怒的官家,哪怕補足了“全”字,肯定也算不上吉祥之兆。
黃景呈奏的第二份賀表,乃是審案過後所書,套的是常規性的賀表模版,規規矩矩,沒什麼問題。
這份賀表,也是官家祭祀所用的賀表。
但,呈奏兩份賀表,究竟是以首次呈奏的破了賀壽之喜的忤逆之言為準,還是第二份規規矩矩的賀表為準,誰也說不清楚。
忤逆之言究竟有沒有破掉了賀壽沖喜的格局,那就更是見仁見智。
不少人認為祭祀蒼天已經無效,黃景一封賀表已經破了吉祥之兆。
這些人,幾乎都是以兗王、邕王為首的四、五品官員,心存從龍,並不希望出現皇嗣。
一些人則是認為祭祀蒼天尚且有效。
這些人往往是三品以上的大員。
三品大員,大局觀已經完全不一樣。
截至目前,相對而言鮮少有真正投向兗王、邕王的三品大員。
因大局觀的緣故,這些人還是比較希望皇帝誕子。
當然,這也是因為有真宗皇帝的先例。
先帝也曾面臨皇子早夭,一度無子繼承江山社稷的問題,但因運氣緣故,最終還是有了江山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