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劉沆謀劃失敗。
至於究竟是否徹底失敗,這就得注目於劉沆算計的“兩王之爭”。
劉沆事蹟敗露,兩王黨羽爭鬥不休,註定很難有真正的結果。
你說我陷害你,我說你是自己陷害自己,從而陷害於我。
怎麼爭論都有理,自然也就沒有結果。
而官家心中究竟偏向於誰人,也唯有官家自己心中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劉沆此人,定然是暗中偏向了兩王中的某一位。
至於偏向的究竟是兗王,還是邕王,人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劉沆的謀劃究竟有沒有起效,亦或是起了反面效果,無人知曉。
但凡劉沆不開口,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從他口中撬出答案。
刑不上士大夫,這並非一句空話。
更遑論,這是一位文官頂點的存在。
.......
從御書房出來,三十餘位紫袍大員散開,又聚在一起。
少者兩三位會集,盛者近十位,不一而足。
其中,以劉沆為首的幾位紫袍玉帶官員,臉色沉沉,步履空虛,心中儼然不似表面上那樣平靜。
此刻過後,註定暗流湧動,彈劾攻訐不斷。
另一邊,韓章步態從容,撫須而笑,揮手投足間張弛有度,氣定神閒。
甚至,就這樣憑空的出現了一種難言的氣質。
江昭、江志、王堯臣、張放平以及好幾位韓系紫袍大員皆是落後半步相隨,閒庭信步,甚是輕鬆。
輕舟已過萬重山!
“此間之事,實在兇險非常啊!”張方平身姿端正,雙手揹負,一舉一動甚是輕鬆,儼然也是勝者姿態。
韓章頷首,撫須感慨道:“幸而昭兒本領不凡,大殺四方。”
幾位紫袍官員連連點頭,望向江昭的眼光多了些許敬重。
有這樣的派系接班人,將來他們退了下去,也不怕韓系衰敗。
但凡韓系不衰敗,他們就能吃到一定的紅利,到時候說話也能管用。
“都是老師教得好。”江昭和煦一笑,向著其餘幾人恭謹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