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城作為眾多中心彙集的地方,在工作日總是車水馬龍堪稱夜不閉市的。只有週末到來的時候,奔走的人們終於可以稍稍鬆下一口氣,享受蜷在被窩裡一整天的頹廢生活了。
但兩天48小時看著長,給人的感覺卻總是“開始了麼?已經結束了…”。畢竟手機真是個無底黑洞,那些網路節目看著只有幾十分鐘,但在“再看十分鐘”的支配下,往往不知怎的下來一天就過了…
雖然知道這樣,但眾多白領總是樂此不疲地重複這樣的頹廢。就比如現在,剛剛下班癱在家白領春娟無所事事,掏出手機無目的地『亂』刷一陣後,影片app彈出了更新提醒,她眼睛一亮,便自然而然地點進了這個幾天前剛剛關注的草根節目——《演員練習生》。
畫面上,一群孩子捧著稿紙,無一例外的小臉通紅。演員練習生,顧名思義,自然就是練習演戲了。
旁白解釋著今天的課程是臺詞發音,主要就是孩子們練習的鏡頭。
至於內容嘛…
“打南邊來了個啞巴,腰裡別了個喇叭;
打北邊來了個喇嘛,手裡提了個獺獁。
提著獺獁的喇嘛要拿獺獁換彆著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彆著喇叭的啞巴不願拿喇叭換提著獺獁的喇嘛的獺獁…”
嗯,就是這樣。演員的必修課總是從念詞開始。
一開始孩子們還在賣力地喇叭來喇嘛去,到後來就已經舌頭打結混成一片了。
但這樣的鏡頭配上搞怪的音樂和是不是出現的圓體文字,就成了一種別樣的可愛。春娟被逗得咯咯直笑,這樣不做作的方式體現出的孩子純真的一面是注重炒作的網路節目中最欠缺的,看了無數綜藝口味已經算很挑的她也算能看得下去。
至少用來打發時間是夠了。
春娟在螢幕上尋找著她中意的那幾個孩子的身影。現在節目已經播了三期,春娟最心儀的物件就是那個暱稱為小竹的9號孩子。拋開顏控的加分和前兩場的亮眼表現之外,小竹在走臺步、教動作這些環節裡表現出的努力和認真也是俘獲眾多觀眾的重要原因。
鏡頭裡經常可以偶爾掃到休息時間時她還在主動練習,不厭其煩地對著鏡子一遍遍重複那些枯燥的動作,老師講課時也從來不走神,聽得認認真真。
在演戲這件事上她不算天才型,但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往往輪不到拼天賦。所以這幾期下來,合練的時候小竹的動作和舞臺感已經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了。按照這個實力,競選主角理論上沒什麼問題。
《演員練習生》說到底還是個賣可愛孩子人設的節目,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那些在訓練中哭鬧撒嬌的孩子氣的可愛更是被鏡頭放大,戳中了眾多觀眾的母『性』心理,也因此收穫了不少票數。
但小竹不一樣,從節目開始到現在,她留給觀眾的永遠都是認真的漂亮小臉。就比如現在,她也已經念得口乾舌燥,也開始蹦出類似於“打藍面來了個倆嘛…”這樣的大舌音,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腦袋,瞥一瞥旁邊的人好像都是這樣,這才壓低了聲音重又念起來。
春娟有過被熊孩子支配的恐懼,因此對於這樣的小孩完全沒有抵抗力。而看起來許多人想法和她一樣,影片下方的網路投票數顯示著小竹還算名列前茅。
這樣的孩子自然鏡頭多,攝像師很及時地悄悄拉了個特寫,可愛的臉佔據整個螢幕,著實飽了一番眼福。只是沒過幾分鐘,小竹就好像發現了有人在拍她,小臉頓時就紅了,大舌頭也更加明顯,很是難為情的樣子。這樣顯然不能多拍,鏡頭很快就切給其他孩子了。
春娟有點遺憾,小竹如果沒這麼害羞內向,鏡頭只會更多,人氣自然也會水漲船高,可惜了這麼認真的好孩子了。
她一邊想著一邊就開啟平板電腦上的論壇,已經有很多人在實時討論了。大部分人對孩子還是很寬容的,但最下方處還是讓她刷出了幾條類似於“那個叫小竹不適合演戲”的質疑聲。
綜藝節目的參與者必然要面對有褒有貶,但屬於支援陣營的春娟見狀總是有點不爽的——什麼叫不適合?給孩子一點成長的空間啊!
雖然顏控的觀眾總是受人指責,但——實力可以練,臉行嗎?
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