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婷嫁給魏郡公府的庶子魏敬軒,從一種程度來說可以算是高嫁,魏敬軒雖然是庶子,但是魏家好歹是有爵位護身的大戶人家,所以未免婉婷嫁過去被魏府的下人們瞧不起,洛父、洛母包括馮老夫人不僅給婉婷準備了很是豐厚的嫁妝,而且還在洛府挑了不少勤快老實的丫鬟婆子給婉婷當陪嫁,馮老夫人又私下給了婉婷許多添箱,所以婉婷也算是風風光光地大嫁,氣得琴韻軒的婉晴可是咬碎了一口銀牙。
自婉婷出嫁之後,馮老夫人除了孫子馮麒若的事情也沒有了待在盛京的理由,洛母私心裡自然是不想瞧見馮老夫人的,所以在婉婷出嫁之後就前往菡萏院,告訴馮老夫人太學願意收納馮麒若。馮老夫人得知這一訊息開心得幾乎要上了房梁,立馬浩浩蕩蕩地又去清泉寺還願,感謝如來佛祖顯靈,之後便開始著手處理馮麒若留在太學讀書之事。
馮麒若籍貫成州,以後進了太學除非逢年過節才能夠回成州,其他時間只能待在太學,馮老夫人到底心疼孫子,又去求了女婿洛漢康,希望洛漢康平時能夠多多看管馮麒若,洛漢康沒有拒絕的理由,自然也就應了下來。
馮老夫人將一切處理妥當,祖孫倆坐著洛家的馬車來到心心念唸的大學,可憐馮麒若年紀尚輕,還是個孩子,眼見著自己以後進入太學鮮少有回家的機會,頓時哭得淚流滿面,馮老夫人心中也不捨得,手裡揣著方帕偷偷擦著眼淚,但是為了馮麒若的將來,也為了馮家的將來,即使馮麒若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馮老夫人還是咬著牙將馮麒若送進了太學。
婉書正巧送弟弟洛盛安回太學,便與馮老夫人同行,整個過程她都在看著,中也是有些默然的。
她心裡清楚,很多人從出生那一刻便揹著厚重的包袱,她又不由地想: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那當朝的少年丞相身上又揹著什麼樣的包袱……
那時的她,聽著屋外的瀟湘夜雨,獨自觀摩著那一本世人稱好的文昌表,在無人知曉的黑夜裡,一字一句,細細抄寫,心中總是有不同的感受。
婉婷出嫁之後,馮老夫人和洛盛安也各自回了各自的去處,長兄洛盛樺因撰寫十二首春景之詩的緣故,幾乎住在了翰林院鮮少回府,婉書和婉晴之間少了婉婷的存在,話反而少了起來,即使見了面也只是問問好,並不怎麼說話,可能是婉晴覺得和寡言的婉書吵嘴太沒有意思。
因為婉婷出嫁帶走了洛府不少的丫鬟婆子,洛府的家僕一時間竟有些不夠用,袁媽媽便將府裡的情況告訴了洛母,洛母聽聞之後便著手著重新招攬一些丫鬟婆子。想到這,洛母的視線被房中正在修剪花草的婉書所吸引,眉目一動,心中有了其他的想法。
“什麼?要女兒去辦此事?”
彼時正在修剪花草的婉書聽到母親的安排瞪圓了一雙眼睛,有些發怔也有些錯愕地盯著洛母,但是情緒又瞬間平靜下來,婉書將手中遞一旁的的芸卿示意她收起來,自己則走到洛母身邊坐下,琢磨著洛母的用意,開口問道:“我覺得如今府中的人手尚且夠用,不必要去招攬新的丫鬟婆子罷?”
洛母自然十分不贊同地望了一眼婉書,靜靜地開口道:“過幾日你二姐姐便要回門,你二姐姐的夫君自然是陪同著一起回來的,他是魏郡公府長大的,要是見到咱們府連丫鬟婆子都不夠,心裡定然會嘲笑咱們洛府,也會慢待你二姐姐。”
婉書回想那日見到的魏敬軒,試探地開口:“我瞧著二姐夫為人忠勇,應當不會像娘說的這樣罷?”
洛母伸出食指用力點了一下婉書的腦袋,訓誡般地開口,認真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怎麼可能人人都能夠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婉書私心裡覺得二姐夫憨厚的模樣還是挺簡單的……
母親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婉書想拒絕估計沒什麼可能,她便應了下來,但是話得說得清清楚楚,“既然娘要女兒去辦這件事,那我便去罷,若是辦得不好,屆時可與我無關。”
洛母欣然應允。
於是婉書便投身到挑選丫鬟婆子這件事中,為此她還特地瞭解不同府邸的情況。像國公府、郡公府這樣的勳爵世家,伺候的丫鬟婆子們幾乎是數都數不過來的,拿婉書知道的楊國公府來作比喻,單單在楊蓉身邊伺候的就有三個類似於袁媽媽這樣的管事媽媽,貼身女史四個,都是貼身伺候楊蓉吃穿用度,由管事媽媽精心挑選出來的家生子,二等和三等丫鬟都是八個,還有院外供跑腿使喚的小廝們,負責漿洗和小廚房的婆子們,這些小廝和婆子們基本是見不到院子裡的主子。
諸如此類等等等,大戶人家光是丫鬟婆子的數量已然讓初初瞭解的婉書歎為觀止,怪不得人人皆說富貴風流人家,饒是這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想不風流富貴都難。也不怪那宅門裡的人非要鬥個你死我活,這樣紙醉金迷的生活又有幾人還能維持本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婉書一邊感嘆,一邊還要繼續瞭解下去。
她心中很是清楚,這樣的勳爵大戶洛府自然是比不上的,畢竟洛府的主君,也就是她的父親只是個小文官,原來府裡前前後後供使喚的丫鬟婆子們最多也就將近七十個,婉婷出嫁就幾乎帶走家門中奴僕的一小半的丫鬟,還有許多田莊、鋪子。
婉書咂舌地想,這哪裡是嫁閨女,分明是在財產轉移,二姐姐雖然沒有親母,可這嫁妝卻比一些有親母的多了去了,這麼多的嫁妝傍身,魏郡公府誰還敢小看了她不成。
按照洛府如今的規模,丫鬟們的數量確實是有些不夠,以免二姐姐和二姐夫回門那天真的到了人手不夠用的地步,所以挑選新的丫鬟們的行動勢在必行。婉書在三思之下便定下了招攬丫鬟們的數量,由袁媽媽與外面的人牙子李婆子聯絡上。這李婆子動作到快,第二日便帶了將近二十丫鬟進了洛府。
這些丫鬟們高矮胖瘦什麼樣的都有,都是大概十三四歲的年紀,此時都怯生生地站在浣溪院的庭院中,有的膽子大的丫鬟東張西望,還能與身邊的丫鬟說上一兩句話,膽子小的只低著頭不言不語,等待主人家的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