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百姓本已對於太守避諱已是非常不滿,此告示一出,更是氣憤萬分,皆憤恨道:‘只許太守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此何世道?’”
眾人一開始聽還算是能笑的出來,然隨著劉進之言愈加深入,眾人臉上的笑容卻一個個凝固住了。
顯然劉進這話裡有話啊。
待劉進說完,看著下面表情不一的眾人道:“朕之言僅是假設,然若真有拿避諱作擋箭牌者,行蠻橫之舉之官員當如何?”
其他三公九卿都可以不同意劉進的意見。
但唯獨少府、光祿勳不可不同意劉進的意見。
少府掌大漢皇室生活,光祿勳掌大漢皇室安全,若其長官不夠絕對忠誠,那定然是絕對一點也不忠誠。
當即少府公孫遺、光祿勳馬通對劉進拜道:“陛下之言甚是,臣以為當廢除避諱之制。”
眾人聽少府公孫遺、光祿勳馬通已經開頭附和劉進之策了,想了想都覺得廢除了也不影響自己的利益當即紛紛拜道:“臣等附議。”
劉進一聽,微微頷首道:“眾公卿且起身。”
眾人紛紛起身就坐。
劉進接著開口:“尚書令!”
“臣在。”張安世起身拜道。
劉進吩咐道:“既然眾公卿皆同意朕之意見,你且擬詔,廢除避諱之制。”
“唯。”張安世應道。
今日朝議,廢除避諱制度的目的達到了。
當然,避諱制度施行了數百乃至上千年,定然不是一道詔書說改變就改變的。
然有了這道詔書,便有了廢除避諱制度的依據,便是數百年後,挽救一下如李賀這樣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的命運,此詔書也不算白頒佈。
當日的《大漢日報》頭版頭條便刊登了廢除避諱制度的詔書。
其下放便是尚書令張安世親自撰寫的“廢除避諱”制度的重大意義的相關文章,文章的最後自然免不了歌頌這決策的英明,並號召大漢百姓團結在皇帝劉進的周圍,將大漢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跟了劉進數年,張安世從劉進身上學到了很多,這冠冕堂皇的政治文章便是其中之一。
而針對《大漢日報》所頒佈的這道詔書,不同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腐儒痛心疾首的喊著:“不遵古禮,人心不古啊!”
而有些因犯諱而治罪之人則是瘋狂的稱讚:“陛下聖明!”
且持不同觀點之人也對這政策的好壞進行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