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修文館。
趙都安抵達門口,就隱隱察覺出氣氛不對。
“趙大人!”守門的小吏見他到來,精神一振。
“太師在嗎?”趙都安翻身下馬,急切問道。
“在呢,都在呢。”
“好。”
趙都安把韁繩一丟,邁步往裡走,小吏們知道他身份,不做阻攔。
人剛進院,就聽到房間中傳出激烈的討論聲。
趙都安徑直推門,就看到修文館內,諸位學士整整齊齊,正圍在長桌旁。
耄耋之年,穿大學士長袍,面若重棗的董太師端坐主位,沒有表情。
在他身旁,左側是京城第一才子韓粥,韓半山。
右側,是大冰坨子莫昭容。
“趙學士?你來了!”眾人停下議論,扭頭看到是他,紛紛打招呼。
趙都安面色凝重點頭,披著甲冑走到一群學士中間,皺眉問道:“到底怎麼回事?我聽到訊息,太師要與正陽論學。”
莫愁臉上好似真寫著個“愁”字,示意他坐下,才點頭道:
“沒錯,正陽來勢洶洶,應該是受慕王所託,來京中攻訐禮法道統。”
不是,大家說話都這麼直接了麼?
一點不遮掩啊……趙都安吐槽,見眾學士面色如常,明白在修文館內,與八王的矛盾算是早攤開了。
女帝得國不正,這一直是徐貞觀政權合法性上最大的弱點。
且不論匡扶社宣揚的那套歪曲的話術,哪怕退一步,全天下都知道是二皇子政變,女帝才是平叛的那一個。
可若遵照禮法,徐貞觀也該是找尋剩下的皇室旁支子嗣,過繼也好,怎樣也好,扶一個新的男子帝王。
但她選擇了稱帝,這就給了讀書人在禮法上攻訐的機會。
這三年來,透過以董玄為首的北派讀書人引經據典,勉強將合法性糊弄上了。
但在京城以外,尤其是南方多地,抨擊女帝篡位的聲音從未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