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神策無意在這個話題上深入,罕見地大笑道:“如何謝?不如中午宴席酒水你請如何?”
趙都安也笑道:“理當如此,那倒要不醉不歸才行。”
眾將瞧著這一幕,默契地發出鬨笑,將這個插曲揭過,殺氣騰騰直奔定好的酒樓。
酒樓早留了整個二層,眾將入席,邊吃邊喝,氣氛融洽。
然而宴席才過了一半,就聽見樓下傳來騷亂聲,伴隨著激烈的議論,隱約聽見“正陽學派”字眼。
吸引諸武官注意力,薛神策命人去問一問情況。
不一會,問話的武官返回,臉色凝重道:
“出事了,正陽先生要與董太師論戰!”
趙都安拎著酒壺的動作停在半空,眯起了眼睛:“怎麼回事?”
一眾武官也都豎起了耳朵。
很快的,他們得知了事情經過。
原來今日沒有早朝,上午的時候,正陽先生入宮拜見,女帝與董玄等讀書人迎接,以表對這位南方大儒的尊敬。
然而正陽卻在宮中發出邀戰,表示自己此來,乃是因不忍見聖人學說被歪曲,正道淪落。
故而來京中欲要“匡正學,塑禮法”,欲要與當今京中學說主流論戰一番。
太師董玄作為泰斗前輩,當場應戰,與其約定,五日後在京城梅園中進行論學之戰。
這時候,訊息已經逐步傳開,輿論大譁。
樓下之所以喧囂轟動,就是兩群讀書人在激烈整爭論,險些打起來。
“砰!”
石猛握拳錘擊桌案,沉聲道:“這什麼正陽,是來找麻煩的啊。”
其餘眾將也面露憤慨,主打一個政治表態,更有人叫嚷要去把這讀書人砍了。
薛神策面無表情聽完,眼神憂慮,他當然明白,這種天下矚目的“準聖”級別的大儒,是絕對不能亂動的。
所以,武官們純屬口嗨,殺了簡單,但殺了以後,引發的全國的輿論大譁,後果難以估量。
這次的戰場不見硝煙,需用口舌筆鋒做刀,予以回擊。
當即,眾將也沒了吃喝的氛圍,當即草草收場。
趙都安下樓騎馬,直奔修文館而去,他需要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