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菀抬頭看他,面露疑惑。
“這是我的臥房,姚姑娘莫非想進來看看?”衛諺挑眉看她。
姚菀回神,連忙後退一步,表明自己對衛大人無絲毫覬覦之心。
衛諺關上了門,想著姚菀的模樣,不由得有些好笑。這裡不是臥房,而是書房。他在書桌後的椅子上坐下,開始翻閱起《長安志》,看了半晌,又覺得無趣,便又選了一本志怪類的傳奇話本看了起來。
“大人,”小廝敲響了書房的門,“老夫人來信了。”
“進來吧。”衛諺道。
小廝將衛老夫人的信恭恭敬敬地遞了上來。衛老夫人就是鄭國公夫人,這位老夫人便是這般得趣。衛諺時常回衛府,而有點事,老夫人竟還要給他送一封信,還是厚厚的一封信。
衛諺開啟信,上面的字型娟秀,但是話中的意思,卻是一層又一層,那一疊又一疊紙的內容之下,表達的不過是一個意思——老夫人身邊一侍女十分乖巧,老夫人覺得太好用了,便送來了他這別苑中。
這別苑裡的丫鬟,大半都是老夫人送來的,衛諺早就習慣了。他也不想徒增麻煩,所以沒說什麼,便是收下了。
他處理了這件事,那房門突然被撞開了,一個身影便閃了進來。
姚菀的臉色白中泛紅,顯得十分激動:“大人,我猜到了!”
衛諺靠在了椅子上,整暇以待地看著她:“哦?”
“崔婉兒的話中透露出了訊息。”姚菀壓抑著激動,將她猜到的事娓娓道來。
崔婉兒向衛諺的描述中透露出極大的訊息。她說她午睡醒來時,丫鬟不見了,自己便進了門,房間裡燃煙,四周景緻看不清,她覺得有一雙眼睛看著她,也沒在意,只尋了一蒲團跪了下去。
這話裡其實透露出一種極其詭異的感覺。
琳琅一直伺候在她身邊的,她醒來時,丫鬟們為何全都不見了?她進了門,即使屋中燃著煙,那也不該看不清四周的景緻。而且,她覺得有眼睛看著她很正常。她的家中,又如何會有蒲團呢?
這番話細細想來,便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崔婉兒並不是在家中,而是在寺廟之中。香煙繚繞,才迷了眼睛,寺廟中有佛,佛有眼,看著她也正常。若是在寺廟之中,那蒲團之事也說的過去了。
“崔婉兒産生幻覺與董簡相見的地點,不是董府,而是寺廟中。”
至於丫鬟們全都不見了,那想來便有些毛骨悚然了。
衛諺道:“我已經著人去查了董夫人的行蹤,這幾個月,她時常去西郊觀音廟。那觀音廟距離興善寺不遠,因為幾年前的一樁舊事,香火比興善寺還好。”
衛諺的話證實了姚菀的猜想。
“那一們在街上,遇著崔婉兒的馬車亂奔,那時,崔婉兒正是從觀音廟回來!”姚菀雙眼亮晶晶道。
“而且,烏氏和鄭氏的,再加上崔婉兒的《送子觀音經》都是那座觀音廟請的。”衛諺道。
一部《送子觀音經》將兩件命案以及崔婉兒的離奇懷孕案聯系在了一起!
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關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