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呢?”我隨口問道。
莫吉良是天才又怎麼樣?
就算他興趣廣泛,能在很多重大比賽中得獎,那又怎麼樣?
他沒把自己的才能用在正路上,而是墮落成了罪犯。越是天才,危害越大!
“不!你還沒明白這些獎狀代表的意義!”夏洛爾分析道:“莫吉良7歲上學,到18歲高中畢業,一共十一年。這裡的獎盃和獎狀的總數也是11。你知道這代表了什麼?”
“代表了他平均一年得到一個獎狀?”
“不是平均,就是一年得到一個獎狀!”
“好吧,就算他一年得到一個獎狀,又有什麼特別的?”我不明白夏洛爾為什麼多這些獎狀獎盃那麼起勁,一堆3等獎的獎狀,沒有太大的價值。
夏洛爾捂住臉,似乎在為我的遲鈍嘆息:“哎……花生醬,你要是有莫吉良一半的聰明,不!三分之一就好了……哎……”
喂喂!
你這是赤『裸』『裸』人生攻擊!
什麼叫三分之一就好了?
就算莫吉良是稀世天才,智商高達278的人類極限,他的三分之一也才90多,勉強比弱智好一點。
我簡花生是弱智嗎?
肯定不是啊!
“你別不服氣,只要仔細想想就知道了,像莫吉良這樣的天才,真的想要第一名,會得不到嗎?他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得第三名!”
我不明白:“故意的?為什麼?”
參加比賽都是為了贏,哪裡有故意得第三名的?
夏洛爾推理道:“應該是表現欲和理智拉鋸之後的產物。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的表現欲佔了上風,表現出過人的能力,得了一個三好學生。
等到二年級的時候,他的理智逐漸成熟,知道引人注目不是好事情,只能在參加比賽的同時,去獲得最低的獎項。”
她頓了頓,似乎在整理思緒:“是的,肯定是這樣。莫吉良從小就發現自己的異常『性』格,知道不能引起別人注意,但心中強大的表現欲難以發洩,兩廂結合下,才會變成這樣。
以他的能力,獲得第一併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