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嫣公主很睿智,總是很有想法,“梨兒妹妹告的這禦狀,造就了一個難得的契機。楊戩與蔡京、高俅等奸賊的早已貌合神離,勾心鬥角得很厲害,我們應利用各種的矛盾,推波助瀾一把。”
眾人皆然其言,但該怎麼做人們心中沒底。
紫嫣笑著對燕青說,“對了,你不是有個幹姐姐在東京嗎?”
“……”燕青一頭霧水,沒反應過來。
紫嫣公主嘟著嘴,“就是那個李師師啊,皇上的女人。關鍵的時候,也許她說上一、兩句,就能要了閹賊的命。”
燕青明白了,用贊許的眼神回看著公主,“你是對的。”
燕青即刻修書了一封給李師師,首先飛鴿送往東京的安道全處,再由他去轉交師師姑娘。
其實,楊戩之所以敢於擅離職守,還因為當年陪著宋徽宗逛時,跟皇上的外室李師師也建立了一種特殊的“友好關系”,此番他秘密地潛返東京,即是要求師師姑娘給出面說情。但是楊戩跟師師的感情沒法跟燕青比的。當李師師收到安道全轉來的燕青的信之後,又哪還會幫這個閹賊呢?
楊戩待罪之身,是不敢去直面宋徽宗的。寫了封信,信中為自己辯解,稱被貶到西京,純粹是作了‘梁山事件’的替罪羊,建言皇上聯合女真共同抗遼,自詡與女真關系良好,可為朝廷分憂等等。然後,煩請師師姑娘轉呈徽宗。師師姑娘自然不會把信交上去的,轉給安道全。在皇上面前,師師姑娘只提了半句,“小六子當年楊戩陪徽宗逛窯子的號)想請聖上看在當年翠紅樓的情份上放他一碼……”
多麼聰明的進言啊,第一,楊戩等於承認自己有罪了。第二,重提當年逛窯子的事,這是皇上的大忌。果然,徽宗皇上面沉似水,“哦”了一聲,沒作任何的表態。
然後,安道全透過自己的渠道,把楊戩的信轉給了蔡京。蔡京、高俅和童貫看了信,對楊戩重提‘梁山事件’很不爽,替罪羊之說尤其讓恨之入骨,又怕楊戩打‘溫情牌’重得徽宗的寵信。於是,蔡京等三賊進了讒言,說楊戩“擅自進京,亂了朝廷的法度,是欺君;而且,他心懷貳心,勾結女真”。徽宗歷來就很聽信蔡京等人的讒言,更是惱怒了。在這個時候,西京呼延朔的密摺又到了,告楊戩罪一:“擅離職守,導致盜賊攻破瓊花樓,殺死多人。”其罪二:“賄賂朝廷官員,以權代政,私刑裁決案犯,還不準呼延朔上報朝廷,欺瞞聖上。”其罪三:“勾結女真狼主阿骨打,出賣國家利益。”
徽宗大怒,氣沖沖地下了朝。回到內廷後即下了道秘旨,賜毒酒,命躲藏在裡的楊戩自盡謝罪。楊戩整個稀裡糊塗的,他沒想到末日會來得這麼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楊戩絕望地自殺了。
不日,徽宗在早朝時稱,接獲西京方面的奏報,轉運使楊戩突發急病,病故在西京任上。然後,冠冕堂皇地追念著楊戩的功勞,大肆地予以封賞。這般的謊言被寫進了考究本就不夠嚴謹的《宋史》,於是我們在史籍中讀到的大太監楊戩,最終的結局是病故,得到了善終。誠然,咱這是小說,各位大大,這般的結局和過程是劇情的需要啦,歷史和小說本就是兩回事的。而且,因為人都死了,也沒必要再查什麼案了,徽宗宣佈替李真平|反,梨兒姑娘則繼承了家族的封賞。
喜訊很快地傳到西京,老百姓是奔走相告,放鞭炮慶祝,騎壓在人們頭上的大奸臣終於不再為惡了。燕青也設了牌位告祭義父盧俊義,首惡伏誅,大仇得報了。
等燕青祭祀完畢了,彭琳忍不住問了,“小師叔,你是否會覺得不開心啊?”
燕青微笑著搖了搖頭,“沒有。”
“可奸賊不是死在你我之手……”彭琳無不遺憾地說。
“最重要的是奸賊不會再為惡了。我覺得,鋤奸體現的是一種正義的姿態。小琳子,你回過頭去看一下,很多事是環環相扣的,因此我們的行動並不是沒有意義。”紫嫣很懂得燕青的想法。
燕青豁達地說,“因此的經歷,亟結識了那麼多志同道合的兄弟、朋友,也是我所看重的……”
彭琳遂不再糾結了。
西京的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西京郊外的十裡長亭,蔣敬老英雄和呼延朔這兩個西京的本土系,特為要離開的英雄們端起了大海碗,“來,我們兄弟敬大家,祝兄弟們一帆風順!”
站在他們對面的武松背上揹著包裹,胸前掛著骷髏佛珠,單臂擎著海碗,依然那樣地豪氣幹雲,依稀可見當年景陽崗的那種豪氣。他準備南下返回杭州靈隱寺,繼續作他的“清忠祖師”。武松最終成為了一代武俠宗師,他創立的許多武術套路,功夫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武術的瑰寶。
燕青和紫嫣公主偎依在一起,神仙般的眷侶,當年的浪子今天終於修成了正果。他決計要放棄那種退隱江湖的自私想法,畢竟蔡京、高俅等奸臣仍然在為非作歹,在這個風雲驟變的大時代裡,得把民族、國家的大任、大義給擔負起來。燕青決定跟隨紫嫣公主北上,去往西遼國,希望能為契丹、大宋兩國聯合抵禦虎狼般的大金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刀客小彭英武中平添了幾分的沉穩,他要向東而行,去東京汴梁城找梨兒姑娘。據說他後來終於佳人得抱,遵照白玉良的遺願把天蟬玉衣還給了天衣教,重建了斷刀門,加入到梁山忠義軍張榮的抗金隊伍,成為北方保家衛國的重要力量之一。
“幹——”此時,人們還沒有去想那麼地遙遠,只是很簡單,很開心地將碗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爽朗而不羈的笑聲,高亢而放肆的喧嘩從長亭裡陣陣地飄出來,悠悠的白雲下,不遠處青山秀水之間,西京城高牆聳堆,纏繞在朦朧晨霧裡,依然是那樣地肅穆、古樸亟雄渾,它見證了人們的喜怒哀樂和世間的悲歡離合,那些英雄們的故事,那段不朽的傳奇深深地,默然地記憶在那斑駁的年輪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