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一代雄才周瑜,他和曹仁在爭奪江陵的戰鬥中,為爭這塊地盤還受了箭傷,不久就死了。好不容易佔了江陵,還是拱手讓給了劉備,他折騰的都是啥啊!想想歷史有些地方讓人可笑。
劉備取西川出於怕張魯在後方做亂的考慮,曾經做足了準備。派出了霍峻、黃忠這些驍將名將分別鎮守葭萌關、劍閣等要塞關城。在軍事戰略上,取cd屬於“瞻前”,他也要“顧後”的,霍峻是荊州名將在劉備麾下以善守著名,這次也不負所託的,曾經擊退過張魯軍的來犯之敵。
黃忠是荊州南陽人,原是劉表的侄子劉磐手下的將領,劉磐以勇猛著稱,黃忠更是勇冠三軍,跨下馬掌中刀背後弓箭,沖鋒陷陣在當世鮮有敵手。
看到了眼前以“險峻”為標誌性名稱的兩個著名關城“葭萌關”和“劍閣”,江辰想起法正說過的話:“守住這些關,馬超就算會飛也上不來的!”果然如此!
你若不信可以親身到那地方看一眼,沒有飛機大炮的古人想攻打這地方?哼!
馬超張飛大戰葭萌關?除了《三國演義》裡能虛構,恐怕沒這個可能!因為張飛本來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關上,啃著雞腿肉,優哉遊哉的欣賞馬超帶著一幫人攀爬絕壁!從上往下扔一跟雞骨頭,就能把正在爬坡的人砸個半死了!
這樣說或許誇張,但現實是這兩個關真應了那句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朝李白為這個地方寫過著名的《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的時候就算演繹也要尊重基本的常識嘛!
江辰想到了自己的世界流行的一些小說裡,有人動不動就幻想當皇帝,當王爺,當將軍,當軍師,表面是多麼的風光,想想也醉,但絕口不提風光背後的艱難和厚重。用了春秋筆法略過的還是好的,有的就直接抹殺!光是寫他虛幻而來的榮耀,而少見有實質性的東西,請問這是有多麼的坑人?
就算只是個文藝作品,用不著太較真,但就算假的東西,也要假戲真演吧,因此寫軍師的怎麼也得認真研究下軍事吧?沒有個三招兩式的,怎麼混?
而當古代的將軍得寫到最起碼的攻殺戰守吧?鬥引埋伏,排兵布陣,派兵遣將,行軍用兵之道,戰鬥過程的指揮藝術之類的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呢?筆者個人你身先士卒、舍死拼殺的膽量有沒有?《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三略》、《唐太宗李靖問對》等最基本的教材得翻一翻、抄一點吧?
至於寫皇帝的,更坑,那簡直是雷區重重啊!得虧思想自由了,要不然……“喀嚓!”參見魯迅《阿q正傳》。
一言以敝之,想象是可以,但現實往往很殘酷。兩方面都照顧好了,才是好作品。
那問題就來了,馬超是什麼人?東方的阿喀琉斯嗎?寫《三國志》的陳壽評價馬超:“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江辰深知他就是一個亡命之徒,勇有餘,智不足。那馬超到底是什麼智不足呢?政治遠見吧。
帶著兵進駐到了關裡後,江辰一方面派出人去打探馬超的情報,再派使者勸說馬超歸降,他當然期望像歷史寫的那樣,一封書信勸說成功,能不打的仗,還是不打為好。另一方面在當地刻苦訓練軍隊,整軍備戰。
和法正建議的想法不同,他並沒有準備長期駐守在這些險關裡面,等著馬超真的來了再跟他拼殺,依據江辰的“超級搜尋引擎”分析,馬超並不會來攻打險關,馬超得傻到了什麼程度,會來拼這個命來爬這樣險的坡?這種可能性降低到了最小。
現在已經得到的確切情報是:馬超在張魯手下混得還算可以,他向張魯借兵,張魯就給他,但他在攻打涼州,和夏侯淵、張頜等將的戰事失利後,率殘部逃進了氏中少數民族的聚居區,這樣一來,馬超給張魯的印象就不好了。
張魯也不是糊塗人,他當然看出來了,馬超名聲太大,同時野心也太大,之所以攻打涼州戰事會失利,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想儲存馬超他自己的那點實力!
但你儲存實力就算可以,但你讓我張魯支援你完事,把我給你的軍隊留下來捱打,你自己卻偷跑了,讓我光去頂那得罪曹操的雷啊?
加上其他的人嫉妒馬超的才能,張魯也不得不考慮手下大多數人的情緒,因此就開始冷落的馬超。你不是廣受少數民族的擁戴嗎?那你就在那兒待著吧!
馬超現在就是這麼個情況。
瞭解了這一切後,江辰心裡更有底了,他的計劃是把訓練好了的軍隊拉出去,他要兵出棧道,挺進漢中,挑戰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