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 第438章 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8章 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3 / 4)

說罷,呂布親自將張遼扶了起來,笑道:“寡人聽聞這合肥的南部,有一個湖泊,名為‘巢湖’,這巢湖之中有一種美味,名為‘銀魚’,寡人好不容易來一次,文遠不請寡人品嚐一下這人間美味?”

巢湖銀魚,古稱“膾殘魚”、“玉餘魚”、“白小”、“冰魚”等,素有“魚類皇后”之美譽。因其體細長如銀、透明似水得其名。

巢湖銀魚體形細長、潔白如銀、肉密無刺、滋味鮮美,體柔若無骨無腸,呈半透明狀,漫遊水中似銀梭織錦,快似銀箭離弦,所以古人又把它喻為玉簪、銀梭。

銀魚若是被捕獲撈出水面,會立即變成白色,如玉似雪,成為水中珍品。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有《白小》詩說:“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人肆銀花亂,傾箱雪片虛。生成猶舍卵,盡其義何如。”形象地道出了銀魚的特質。

正如詩中所述,其清雅高潔的肉質是可與“園蔬”相媲美的。

鄉愁就是味覺上的思念,無論一個人在外闖蕩多少年,即使口音變了,但對故鄉的食物,仍懷無限意念。

故鄉,或許就在味蕾上,在人生的成長曆程,那最初始的品味,將成為一生中最快樂的品味。

合肥太守府大堂,品嚐著口中銀魚絲香嫩的口感,感受著埋藏在心底那一絲淡淡的鄉愁,呂布緩緩的放下了黃檀木筷子,端起桌案上的鎏金銅酒樽,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衝著張遼舉杯示意,笑道:“文遠覺得口感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遼連忙放下手上的筷子,雙手端起桌案上的就酒樽,對著呂布遙舉,道:“口感新鮮而細膩,餘味綿延,真乃人間美味,臣駐守在此地這麼久,尚不知此地盡有如此美味,不知王上是如何知曉這……這……”

呂布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接道:“銀魚!”

“對對對,就是銀魚,不知王上是如何知曉此地有如此人間美味的?”張遼連連應道,從張遼臉上的神情就能看出,對於這銀魚,張遼確實很滿意。

這個時候的飯菜不論是在烹飪手法上,還是種類上,與後世比起來,都顯得很粗糙,呂布在旁邊看著,教廚娘用後世的手法炒出的銀魚絲這種精緻的食物,自然是讓張遼大開眼界,口味大開。

漢代時期的食物,主食的話,基本上也就是飯,當然也有烹飪方法大同小異的粥。

不過,這裡的飯和後世的飯完全不一樣,後世的飯主要是水稻,而這個時候則是粟、麥、稻這三種為主。

麥主的主要做法是做麥飯,外加上菰米,當然還有另類的做法,加上蔬菜啊,糧食啊,當然也有肉,熬成羹,也算是主食。

既有隻是蔬菜加點雜糧的比較寒磣的吃法了,當然也有豪華點的燉肉的肉羹。

此外,還有另外一種主食,那就是粽子,可以說肉粽的出現要比紅棗粽出現要早好多,恭喜鹹粽子黨勇奪正統。

而大軍出征之時所攜帶的乾糧,也就是把煮好的飯放在太陽下曬乾,吃的時候就點水就可以啃了,與後世的乾脆面一樣方便,可能也就是口感上要比干脆面要差上那麼一點,其他沒什麼區……應該算是沒什麼區別吧,畢竟吃起來都挺方便的,可能也就是難吃了那麼一點。

但這乾糧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它不是油炸食品,不會被人稱為垃圾食品不是?

難吃是難吃了點,但怎麼說人家也是全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劑的食物,吃起來對身體絕對有好處,難怪古代的小夥一個個上了戰場之後都挺精神的

至於肉類,漢朝的時候還是蠻流行吃狗肉的,對,你沒聽錯,就是你們家養的那種狗,狗在那個時代不是用來當寵物的,是用來吃的,跟後世的雞鴨魚豬差不多。

據記載,自從當年漢高祖劉邦吃狗肉,樊噲賣狗肉之後,吃狗肉的習俗就流傳下來,百姓們早上起來就用燒餅夾著狗肉吃,這是大漢朝比較流行的吃法。

至於其餘的肉嘛,自先秦以來,就有六畜的叫法,分別是馬、牛、羊、豕、犬、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