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中國封建社會的歷代皇帝祭祀天地,除了爭取名份大義,承認自己代天牧民之外…
更多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政權,讓治下百姓相信自己的權力與天地相等。
中國皇帝們的君權並不像西方的王權那樣,還得服務於神權,王的頭上總是站著一個教皇。
華耀是一個無神論者,始終相信人定勝天。作為一個修士,行的就是逆天之舉。
他將張道陵和張角找來,目的就是看看他們能否為自己所用。
你們宣傳教義可以,但是你們宣傳的教義必須得由朕過目批准。
華耀絕對不允許君權之上站著一個神權。換而言之,他的治下,那就是神權只能服務於君權。
他讀歷史,知道商紂王帝辛為了消滅神權,抬起人權、皇權,可是丟掉了性命的,總不能讓先輩的犧牲白白浪費了。
作為大漢朝的當代天子,必須得將君權神授徹頭徹尾的換骨、換芯,整成神權君授。
中國的神得讓皇帝來定,一切都得按天子的意志執行。
皇帝願意讓底下的百姓信什麼,百姓才能信什麼,徹底的將神權壓制在君權之下。
不過,從眼下張道陵的表現來看,華耀似乎不必再大動干戈的多費周章了。
張道陵的一句“天子大於神。”讓他可以活著,可以繼續宣傳道家學說。
同時也讓華耀明白了,他們的理念是:願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宣傳教義。先拜君,再拜神。君永遠在神之上。
朕為天帝,神在天帝之下為臣屬。
這樣宣傳下去,天長日久,神權永遠不可能發展壯大。
這一情況完全合乎了華耀的預想,再能夠由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道陵貫徹執行下去,可以說是非常好了。
思考到這裡,華耀的眼神更加柔和許多,審視著張道陵問:
“張卿知道求道得道了的道祖是有哪些嗎?”
“是老子、莊子!?”張道陵遲疑了一下方回道。
華耀搖頭,緩緩解說道:“老子、莊子只是近代求道的先驅者而已。已經得道成聖,在天上當了神仙的有五位。”
“哪五位?”這是旁聽的劉備好奇而問。
華耀對劉備笑一笑,“元始天尊玉清,道德天尊太清,靈寶天尊上清。這三位是最先成聖的道家尊神,稱為三清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