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漢末之我來了> 第十七章 初露鋒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初露鋒芒 (3 / 4)

第三,需要老天爺賞飯吃,就是風調雨順。

那麼,世上又有沒有在不風調雨順的時候,除了已知的水渠等水利設施,還有沒有能夠幫助收穫更多糧食的工具呢?”

華耀緩了口氣,掃視了大家一眼而沉穩道:“辦法肯定是有的。華夏民族自神農氏嘗百草以來,一直在不斷努力從土地上收穫更多的糧、麻、葛、藥材等等。”

想著永留心中那位偉人的豪言壯語,“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他挺直背脊,緩聲背起了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華耀慢慢自寬袖裡(儲物袋)取出幾十張圖紙,對堂下微微一笑而言道:“先父曾言,書乃是先賢們給咱們這些後輩的文化、文明傳承,咱們不能辜負。

朕是個聽父言的孩子,真的自小就相信,書中真的什麼都有。”

說到此,他沉聲呼喊道:“大司農何在?永樂少府何在?”

劉寬和許訓先後手持笏板跨步出列,同時低頭應聲:

“臣在!”

“臣在!”

“這裡有幾種農具圖紙,乃朕習讀《墨子》和觀摩農民使用直轅犁勞作,又見得馬車行駛、車軲轆轉動等等日常而深思研習,或改良或製作的農具。”

“另,改良培育種子的問題,朕也有了一些粗淺的想法,已經教給瞭解瀆亭裡的農民。那個,雖然成功不易,但也可以慢慢去做。”

“朕認為,無論甚事,難或不難,都需要人著手去施行,去努力,最終才會有成果。

實踐出真知。知行合一。

這樣,咱們以後方可以給後人留下一些有益的,讓他們讚賞不已的傳承。”

華耀說到此,讓中禮官將一摞幾十張圖紙傳下去給大司農和少府閱覽。

“前幾張圖紙為曲轅犁的整體形狀和各構造配件的形狀、規制尺寸。

另外的幾十張為灌溉的幾種水車的形狀,各配件製造的規制尺寸。

朕已經讓候府裡都製造出來試驗使用過了的,曲轅犁相比使用的直轅犁,功效更優於三倍或以上。

而水車乃是新制農具,可以將水從低處運送至高處。朕本預備今年春耕時在解瀆亭試用的。

今,少府和大司農合作安排下去,讓各州、郡、縣匠作坊製造出來,或賣或租給庶民們使用。

價格不必太貴,朕已經計算過了,每架犁三百五十錢左右,不得超過三百九十錢。

每架水車的售價五百錢左右。上下浮動在二十錢之內。”

華耀想想又道:“此,算是朕登基給予大漢天下子民的恩惠,爾等不得違逆朕意。”

“喏。臣等遵奉聖意!”朝臣們還沒看到圖紙,不知道代表了其什麼,少年皇帝有此要求。他們當然是先答應了,有什麼以後再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