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解鈴展開扇子快速扇著。現在都已經入秋,也不知他扇著哪門子風。
高野和尚道:“剛才我問三位,緣何深夜拜會,你們還沒說。”
解鈴直接就說:“最近發生了很多靈異怪事,有孩子丟了魂兒,也有人學了邪術殺人,所有的線索都指向貴寺,所以我們來調查調查。既然說到這,我就要問問你,到底是不是你們乾的?”
高野和尚沉默良久,說道:“人生七十隻一喝,佛祖共殺無苦樂,如意刀劍向天拋,心無掛礙真快活。”
“你別裝模作樣,是你做的就承認。你們和尚不是最超脫嗎,為什麼敢做不敢當?”解鈴咄咄逼人。
“三位施主既要來辯經,請說出經文典故。”高野和尚說。
解鈴沒有回答,收了扇子,問我:“王強你知不知道辯經的規矩?”
我搖搖頭,表示不懂。
解鈴簡單跟我說說,所謂辯經在藏傳佛教裡流傳最廣,以前的高僧經常辯經。所謂辯經,就是提問者先提出一個經文問題,回答者呢,也要用另一句經文或是禪語解釋。話不用說得那麼明白,不在於苦苦爭辯,而在於相互印證。
有的時候很可能出現,兩個人的經文驢唇不對馬嘴的情況,但只要對自己有所啟發,這個經就沒白對。
曾經有這麼一個公案,一位和尚曾經去請教一個老僧,也是用辯經的形式,他提出經文的時候,那老僧卻說了一句話,你吃早飯了嗎。這一句話,頓時讓那和尚頓悟禪宗義理,開悟了。
這也算辯經。
我對佛學沒有研究,今天是帶著耳朵來的,不過剛才解鈴和高野和尚的幾次對話,對我來說,很有啟發性,想到了很多的東西。現在解鈴要和高野正式辯經,我是滿懷期待。
解鈴清清嗓子:“既然是辯經,在於一個‘辯’字,兩人互為來往,在我想象中是一場激烈的交鋒。既然交鋒,就要分高下辯輸贏,所以我提個要求。”
高野和尚坐在那裡看著他。
解鈴道:“我們贏了,你把這座寺廟的真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輸了,就哪來哪去,今夜多多打擾。”
高野和尚拍拍雙手,廊下進來一個小僧,手裡端著木盤,裡面有三碗茶,把茶放在廊下,然後退去。
高野和尚道:“辯經有兩場,第一場以經文相對,第二場以你們三人能喝到茶為準。”
茶放在他所在的廊下,和我們之間隔著一片鋪著白沙的院子。要過去喝到茶,必須穿過院子。
我嚥了下口水,這片院子一個人也沒有,一棵樹都沒有,全是白沙,偏偏覺得這裡充滿了浩瀚的殺氣,恐怕不是好去處。
解鈴卻一口答應:“好啊,放馬過來。”
高野和尚沉吟一下,緩緩道:“寒熱地獄間,柄勺往來轉,悉聽茶人便,無心無苦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