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細細一想,發現還真是如此。
越王的大儒老師也不少,許多文壇大家都曾與他有過交流,皆是誇口稱讚其才思敏捷、見微知著,但對詩詞歌賦卻是一字不提。
這裡面的味道,可謂是很明顯了。
是以,李世民雖然深感可惜,也只能放棄這一想法。
“罷了,畢竟人力有盡時,青雀他已經很不錯了。”
這一次,四大宰輔含笑認同。
就在這一皇四臣達成共識之際,內屋李承乾的聲音響起,讓眾人臉色一僵。
“指教也不是不行,可你得答應我一個要求。”李承乾道。
李泰大喜,連忙道:“只要大兄願意指點,任何要求泰都可以答應。”
這話李泰是有感而發,自封為天下第一大才子的他,怎麼能不會作詩?
可偏偏也不知為何,再多文壇大家也不和他吟詩作對,更不願意指點他如何去作詩作賦。
此事,已然成為他的心結。
“條件很簡單,這次教了你作詩,一個月內不許再找我談任何與詩詞有關的問題。”習慣了與李淵的相處,李承乾開口就道。
“啊這,大兄一月會不會太長了。”李泰有些不樂意。
於是,雙方一陣你來我往之後,時間變成了三個月。
不過卻附加了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這詩必須要征服李世民。
是的,李泰想學詩詞,就是為了向自家爹證明自己能行。
這個約定自然也落在了外屋五人耳中,四大宰輔皆是憋著笑意看向李世民。
“都看我做什麼,莫不是以為我會睜眼說瞎話?”李世民眼角帶笑,又佯裝微怒道。
長孫無忌當先拱手,輕笑道:“怎麼會呢,陛下光照千古,明察秋毫,定然不會行此指鹿為馬之事。”
房玄齡亦是附和道:“是極是極,陛下詩才可比臣等高多了,想來目光自是不低。”
隨著溫彥博與魏徵的接腔,屋外場面逐漸對立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顯然,四大宰輔都不願意李世民愛子心切,做出拿野雞當鳳凰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