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2章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雲中子今年五十二歲, 說起來,打他記事開始就已經是本朝初年了。從他嘴裡說的話可知道, 自本朝太初帝當政起,黃河就算不是大災年, 每年沿岸死掉千把人都不算多的,叫一二三四更和兩名禁衛軍聽得心裡也很不是滋味。一更等人雖是奴籍,可是過得比一般小戶人家還要好, 禁衛軍都是京城附近家世清白的年輕人,甚至是軍二代軍三代, 哪裡知道黃河邊上百姓的苦?

而寶玉又怎麼會不明白呢?

他畢竟也是翻遍了黃河歷年記錄的人, 歷年記錄可不僅僅是水位和水文情況而已,還包括受災範圍及影響,雖然上頭的資料一定是經過加工的, 但是他也知道,黃河這條脾氣多變的河,每年吞噬的生命何其多。

從一開始,他的震撼就不是源於受災資料。

資料只是抽象的幾個字而已。

真正沖擊他三觀的, 是親眼目睹一片狼藉、大水退去之後的慘像——而這樣的慘像, 在當地百姓和官員看來,卻已經是皇恩浩蕩、勝過往年了。

何其諷刺?

這固然是天災,可是一段一段的補膏藥似的豆腐渣工程, 又何嘗不是人禍?

【明明,還可以做得更好,還可以將損失再減少的。】

叫寶玉怎麼能夠心安理得地接受百姓的跪拜呢?

這不是寶玉不合時宜地突然變得聖父、悲天憫人, 而是一個雖然對待敵人能夠大開殺戒,可以依然不能把這個時代上層人眼中的‘愚民’性命看做是螻蟻的原則。

在他看來,每一條命都代表了一個家庭,今年山東境內死、失蹤上千人,便有上千家庭支離破碎。

但是寶玉知道,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並非是一朝一夕,也非他一人之力可以做到,甚至於,就算有當今陛下十六的鼎力支援也是不夠的。

這,需要整個社會轉變觀念。

寶玉不奢求大躍進式地立刻做到整個大明以人為本,但是他希望有這樣一個小小的種子,播撒下去,然後自上而下地影響改變,讓極其容易滿足的百姓不做漂萍、不做魚肉。

【古人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約就是這樣子吧?】

寶玉拍了拍長風的脖子,慢慢完善了心中的想法,然後專心趕路。

同李文淵等人彙合之後,寶玉從李文淵的言行舉止中看出,硬脖子禦史李大人對這個情況也不甚滿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