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9章 (3 / 3)

直接刺激了文官那邊的怒火:“豎子淺薄!莽夫誤國!”

便是因此,武將們又不服氣了:“文人墨跡!腐儒嘴把式!”

今日參加完大朝會就要離京南下、剛剛被一個臉紅脖子粗的武將誤傷、噴了一袖子口水的林如海無奈放下擋著臉的胳膊,往前一步:“陛下聖明,臣附議。”

此言一出,林如海成了滿朝焦點。

文官看著他,好似他是因私廢公、自毀前程的‘叛徒’;

武將看他,卻是覺得他是個不避私情、棄暗投明聰明人。

“好,林愛卿,你乃是先皇欽點的揚州巡鹽禦史兼江蘇府臺,為我大明肱骨之臣,你來說說!說給他們聽聽,你是如何想的。”

而林如海,也沒有讓十六和一眾笨嘴拙舌的武將失望。他從天文、地理、軍事、交通、人文、經濟、民生等等方面,闡述了哈密衛對大明的重要性,洋洋灑灑千百言,旁徵博引、有理有據,就連部分一開始因為主觀情緒而反對的文官都開始覺得:【林大人說的……好像有些道理啊!】

當然,譬如文遠這樣子的,是不會被林如海‘巧舌如簧’給迷惑的,他依舊堅定而堅持地反對,甚至口不擇言地說出:“既然林大人言之鑿鑿,不如林大人西北進哈密,躬身促成此事吧?”

【哼,哈密衛那個地方,你一介文弱書生去了,包準有去無回!】

叫一旁的衛閣老都來不及阻止文遠脫口而出的蠢話。

然後就見林如海站如青柏、卓爾淡然、拱手俯身:“若陛下有令,某願粉骨碎身。”

兩廂一比較,孰高孰下立現,大理寺卿文遠,才是真私情私心重。

而林如海的這番話,相當於是明確表示了:只要朝中議政透過,他願意卸任揚州、江蘇的官職,去西北那苦哈哈的地方!

蔡閣老動容了。

衛閣老,意動了。

寶玉站在原地,聽著周圍人竊竊私語,他對於自己岳父有這樣的反應並不奇怪,畢竟林如海是士大夫中的君子,不說百分百,也是絕大部分的心神都撲在社稷上的。陪玉兒歸寧那日,同他對弈之時,就察覺到岳父大人的盤算——不然他當時也不會急於想要給大哥哥在江蘇安排一個好位置了,不就是擔心人走茶涼日後不好安排麼?

大朝會散,林如海領命就哈密衛增開榷場之事詳寫摺子,暫不出京。

而陛下駁和親、欲在哈密開榷場的訊息,也被時時關注此事的人知曉了。

眾人的反應各有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知道你們愛不愛看朝堂,可是我很用心在寫了,明天,番邦使臣們都該滾蛋了,寶玉也該十九歲了。

晚安。明天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