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章 (2 / 4)

四面八方騎著馬趕來海通鎮的人手裡都揮舞著銀子!

四面八方騎馬趕來海通鎮的人揮舞著銀子都哭著嚷著要買海蠣子!

海通鎮的人都驚呆了。

射陽縣的人也都驚呆了。

應該說,江蘇一地的人都驚呆了。

光靠三更四更是應付不過來的,幸好寶玉第二天就從淮安趕回來了。

海蠣子賣不賣?當然是賣的,只有銷售情況好了,才能夠開啟市場;開啟市場了,來年的需求量才會加大;需求量大了,才會有人願意嘗試養殖海蠣子麼!

不過也不能隨隨便便賣了。

其一是因為這還是頭一年,成年肥碩的海蠣子畢竟是有限的,要是放開了賣,後頭聞名而來的人豈不是走了空?寶玉還想把射陽縣海通鎮的海蠣子美名傳揚到更遠的地方去呢。

其二,則是因為消費者心理學了,物以稀為貴,什麼東西,都是限量的才叫好,不輕易買到的才叫好,一旦敞開了供應也就沒那麼稀罕了。

海通鎮的海蠣子和別地兒論斤賣的不同,它是按個數賣的,一兩銀子一個,每人每天限購兩個,一天統共賣一千個,賣到臘月二十。也就是說,每天只有五百人能買到,而距離售賣截止的時間,只剩一個月了。

這定價在汪家村可是天價了!汪家村的人心想:這麼貴,還會有人買麼?

沒想到求購的人絡繹不絕,還有那聰明的,給錢叫附近村民也替自己買,算是多佔了一個名額。

寶玉對此情景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代購海蠣子的村民也能收一點好處費的,權當是給當地百姓創收謀福利了。

限購政策使得有些人終究是排不上隊的,也不用著急,賈大人說,和淮安的白鶴樓談好了供貨,每日送二十隻海蠣子去,就是二十客的分量,去碰碰運氣,也許能提早預定到的。

隨著越來越多人吃到了海通鎮養殖區的海蠣子,鎮上的客棧一時間生意又好得不似冬天了,那些替府中老少爺們排隊搶購海蠣子的下人是一夥兒、還有慕名而來想要親自嘗嘗的人又是一夥、以及發現其中商機來實地考察的人再是一夥兒……一時間,海通鎮的客棧老闆都笑開了花——遠在淮安的白鶴樓掌櫃也是一樣,自從和賈大人談好海蠣子供應事宜之後,每日店裡都是爆滿的,沒點上碳烤海蠣子的人大部分索性就會在店裡吃點別的,日日晚上對賬,都把賬房的手累酸了。

正當銷售火爆不已,有些外來人探頭探腦準備打探海蠣子養殖竅門的時候,海通鎮附近的人才發現……竅門?不知道啊,只有汪小魚兄弟和汪狗兒、汪狗蛋知道吧?畢竟他們四人是幾乎天天都呆在養殖區的。

遂有人再打聽這四人的情況,結果卻發現,打聽到了也沒用啊,現在這四人正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地安排人撈海蠣子、並親自動手打包海蠣子呢。

打包這個概念也是寶玉提出、並要求這四人做的,用的是從汪家村收來的一尺大小的網兜沒錯,深藏功與名的寶玉又給汪家村村民創收了),然後用麻繩繫好,麻繩打結的地方滴了蠟油封住——雖然不知道用處是啥,單絲汪小魚等四人一點異議都沒有:大人要求的,一定自有他道理。

眼見海蠣子的銷售上了正軌,三更四更也能上手處理了,寶玉還是趕回了淮安——年底了,郡王府事情比較多,不似平時,一旬回去一趟就足夠了。

首先要忙的,便是入庫今年郡王殿下食邑的稅賦。因為射陽海通的海蠣子才揚名呢,所以於今年射陽收上來的稅是一點提升都沒有,本年度的創金大縣還是大豐、濱海,以及海州三個開著鹽場的地方。

總的來說,這是耕種的平年,但是因為有鹽場稅收的加持,吳郡王府的庫房顯然還是豐滿了不少。又因為吳郡王來了兩年,蘇北沿海一地竟然是一次倭寇上岸都沒遇到,遂有人私下說,恐怕是吳郡王身上龍氣重雲雲——但是這還是小範圍私下傳播,並未成氣候,也就沒有入十六、寶玉等人的耳。

除了核對各地來的稅收,還有當地官員的年禮也要一一造冊入庫,以及吳郡王賞賜食邑下貢獻突出的官員等等。

總之就是到了分豬肉的季節。

因為今年吳郡王給官員的賞賜裡頭加了六對海蠣子,所以叫以為賈瑛失寵的人拍拍腦袋說失算:這小子,從“那”方面下了力氣,只要是個男人,就不能拒絕海蠣子的誘惑吧?心機深!太深了!深不可測!

也有不乏死硬派,就是懟賈瑛,說他走旁門左道,不成氣候、不是君子雲雲,果然就是紈絝出身,自知道享樂……

這樣的訊息倒是叫十六聽到了,很是生氣:“這些人還沒完沒了了?怎麼總是娘們唧唧的,動不動就說酸話、動不動就挑撥離間?”

言罷,就要叫初一命人去狠狠肅清流言。

虧得寶玉及時制止了:“不過幾個酸儒,殿下何必大動肝火,要快過年了,不要搞得風聲鶴唳了才好……”畢竟去年您血洗海州半數官紳的事好不容易花了大力氣才叫人選擇性忘記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