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章 (2 / 4)

這就輪到賈政表現的時候了,他回稟皇帝:“已在臣家中的莊子上試過了,確實可用於灌溉。”當然,是在花田莊子上試驗的,那裡的小子們都誰都不認,就認寶玉,眼見寶二爺說有活幹,都去幫忙,等組裝好了大號的抽水機,也不敢對著金貴的花田澆——冬天養花不易,老孫頭給它們都用稻草搭了棚子保溫,看得比眼珠子還金貴,要是澆出個好歹,老孫頭得吃人!

所以寶玉就領著看熱鬧的小子們空抽抽空澆澆,也讓他們很是新奇:自來都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現在寶二爺這個抽水機居然能讓低處的水往高處流,豈不是稀罕!

“好,鄭尚書,你著人去向這賈瑛學習如何制這抽水機,務必在朕封筆之前造出幾臺結實牢固的。賈瑛,你……很好,很有巧思,此物要是能夠推廣開來,朕記你一個大功。”

賈政攜子謝過陛下。

群臣還在想,陛下會給賈瑛記什麼功呢,結果陛下賣了關子,什麼也不說,然後散朝了。

工部的鄭尚書一把拉住賈寶玉,就開始探討抽水機用什麼材料比較好。

兵部的郭尚書也因為銅球一事哭笑不得,最後對賈政拱拱手:“存周有一個好兒子。”

賈政被誇的莫名其妙,不過心裡頭還是有暗爽就是了:看來這孽子也不是全然地不學無術哈?

跟在太子身後的皇太孫則是深深地看了寶玉一眼,沒說什麼便離開了。寶玉感受到了不能稱姐夫的姐夫那飽含深意的目光,但是隻作被鄭尚書拉住的樣子,沒有抬頭。弄得同樣在朝堂上的蘇北郡王想要給寶玉拋個眼色都不行,很是失望。

臘月二十一,大朝會。再有三天,老皇帝就封筆了,直到正月初一的大典上才會開筆。

“鄭尚書,抽水機一事如何了?”年前幾乎所有的事兒都奏對完畢,果然皇帝還記得抽水機的事兒呢。

於是被提問的鄭尚書兩眼一亮,呱唧呱唧就從他們與賈瑛如何選材開始說,大有滔滔不絕之勢。

皇帝聽得好笑,揮揮手說:“眾卿都忙了一早上了,鄭愛卿便長話短說吧。”生生打斷了一個具有一顆崇高的科研心的中年男人對闡述科學的熱情。

嘎——鄭尚書停下話頭,不情不願地講重點:很好用!很可行!

雖人力上下抽水比較累,但是這樣的體力消耗和挑水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寶玉不是沒有別的辦法減少勞動強度,只是因為第一次獻東西,投石問路吧——人家現代社會賣機器的也不是一次性就把終極版出售的,總得慢慢升級吧,賺點升級費用什麼的。再說了,自己要是一氣兒把抽水機完善到在現今水平下的完美狀態,那豈不是扼制了當代人民的創造性?弄不好還會讓人覺得自己心機深沉,短短月餘能夠做事滴水不漏至斯。

鄭尚書的說法很客觀,最後也講明這個抽水機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是作為首創者的賈瑛功勞不可磨滅,當重賞。

敲定了年後在京城周邊推廣抽水機的事宜,老皇帝點點頭,對著下頭的人說:“眾愛卿以為,當如何賞賜這賈瑛?”

底下人有偷偷去看太子那邊的,因為臘月初,賈瑛在金鑾殿上橫空出世,回頭大家就去打聽了這是何方神聖。這麼一打聽,關於他的事兒還不少:什麼出生銜玉無證,諸多人見過那玉,深以為是訛傳)、小時和蘇北郡王有交情、紈絝不上進天天捯飭胭脂水粉,聽說最近除了抽水機,還做了個爆米花機,專門做吃的)、嫡親姐姐是皇太孫側妃、親姑父是巡鹽禦史兼任蘇州府臺……以上,寶玉有一個做著四品官的爹和從六品的親大哥都不被人提起,賈政和賈珠若是知道了也許會覺得挺挫敗?

這其中,想得多的人就想著,莫不是陛下對齊郡王近來有些不滿?這是要給皇太孫那邊挑幾個得用的出來?那也不至於是這小兒賈瑛吧,賈政有年紀有資歷、賈珠有學識有前途……於是便猶猶豫豫地開口說賞賜的事兒了。

有人說賜錢財的,戶部尚書兩手一攤:沒餘糧!沒錢!

有人說賜爵位的,才開口就被大家用關愛智障的眼神嚇回去了:腦子沒毛病吧,爵位現在這麼不值錢?

有人說賜官職的,禮部尚書兩眼一瞪:沒空缺!

“臣以為不妥。”就在眾人還在考慮可行不可行的時候,有朝臣出言反對了,眾人再一看:那不是那刺頭禦史李晏李文淵麼?他這是要和太子一系槓上了?

沒錯,一母同胞的蘇北郡王想當然地就被朝臣劃分到□□之中去了,就好像閩北郡王天然就是齊郡王一派的。

李文淵自從參育嬰堂掌事貪墨一案之後,似乎走上了做直臣、孤臣的了,哪兒有問題參哪兒,誰有犯錯就參誰,一雙眼睛也不知道是怎麼盯著朝中的,哦,不只朝中,還包括各藩王封地。除了還未就藩的閩北、蘇北郡王之外,就連因為體弱留京的晉北郡王都被參過禦下不嚴。

於是李文淵開始侃侃而談的:“賈瑛未有功名,怎可出仕?此例一開,無數投機取巧之輩鑽營旁門左道,誰人正正經經科舉考試?臣認為,賈瑛若是被封賞為官,於天下學子不公平。”

聽著也是全然有道理的,畢竟在朝臣們眼中,賈寶玉是有功於民生,但是僅僅因此就封官,未免太過兒戲了。

於是又有人提議給個不入流的職位,那賈氏小子不是白身麼,比如工部掾吏之類的,也是可以擔任的。

“官”與“吏”是全然不同的身份,為官需要經過科舉沒有科舉制度之前是舉薦)、或者恩蔭,有品級、有俸祿、能升遷;“吏”的身份與衙役更夫、捕快、獄卒之類)並無區別,只不過是提供知識和技術性服務而已,地位極低、待遇低,日後升遷了不能夠當禦史監察官)、也不能考進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