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雲遊到此地,得見此景,大受震撼,人們易子而食,只為充飢求生。”
“和如今多像啊。”老秀才感慨道,“如今不正是饑荒嗎?”
李長笑點頭,此時站在他身前的老者,正是“食子求生”道的創始人。
只是對方身上,並無戰意,李長笑能感受到,他已壽盡,或許也正是因此,他有很多話想說。
李長笑十分鎮定,如今他是元嬰巔峰,身上有兩千七百多道的佛音,若是盡數用出,在這個靈氣枯竭,無天地靈氣共鳴,境界差距縮小的情況下,便是煉虛也會被阻撓一二。
然後再跑路便是。
故此,他安然的聆聽,不做打攪。
老秀才繼續說道:“後來,大燕皇朝被滅,大燕皇朝一族之皇氣,被吞併的吞併,吞併不了的,則是被封在了此地,此地地勢特殊無入無出。
我之遺存的一脈,在此地生活了許久,聽到外界傳來訊息,凌天皇朝一統整洲,大赦天下,又聽到一則訊息,有皇子被貶三萬裡,於是,我拼著不可治癒的重傷,將燕擎天與燕成奉,送出此地。
目的一:折辱被貶皇子,報復凌天皇朝,儘管我知道,此舉根本傷不到李山河分毫,那皇子只是無關痛癢的小角色,但滿心的憤怒,讓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報復的機會。
目的二:將燕擎天與燕成奉二人,送出此地,期盼他們能潛龍出淵。”
“然而他們讓我失望了,他們是天驕,但只是天驕,有一天…他們回到了此山,卻帶回了一個訊息,外有某個勢力許諾,若我之一脈,能鏟去圍困此地的大山,連通外界,便出手幫助我們復國。”
李長笑聞言,心中瞭然,此中曲折,是他所接觸不到的。
老秀才繼續道:“所以,我之一脈,開始了漫長的‘挖山’之旅,當時靈氣還未枯竭,挖山需要鏟山根,除山獸,再加上此地山勢特殊,山勢聯闔,若想強行催之,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不然我也不會被困在此地。”
“若想鏟山開路,唯有一鏟一鏟,以人力撼之,我養育子孫後代,日以繼日的鏟山。”
“北口的路之所以較為平坦,是因為我曾經帶領著子孫後代,一路鏟去,鏟到聯闔山時…靈氣枯竭了。”
“曾經許諾的大勢力自身難保,我等復國無望,我徹底消沉了,可鏟山一事已經成了我的心結,即使那時因為靈氣枯竭,機緣巧合之下,我發現能夠離開此地的特殊路徑了,縱使被山勢籠罩,也能輕鬆離去,而且不止一條。但我做夢都在想鏟去北面的一座座山,開闢出一條路來。”
“我消沉一段時間後,發瘋了一般,我手持九龍寶鼎,打爆了近百座山,直到靈氣大量流失,我舊傷復發…”
“我想看到鏟通北路的那一天,所以我不能死,我開始蟄伏,我教導族中的後輩,讓他們孜孜不倦的去鏟山,告訴他們外界很精彩。”
“可這群不孝子孫,忘記了初心,安於享樂,荒廢了鏟山,與廢物無異…誕下如此廢物,不如用來延我之壽。”
“於是…我透過密路,離開此地,多次參加萬仙峰會,年少時遊歷的場景,在我腦海中出現,我發明此法…‘食子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