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下墓了 (2 / 4)

同樣的高分,大多數人會選擇更能賺錢的金融專業,而考古專業不僅兩袖清風,還日曬雨淋辛苦得很,就連從業者都自嘲為“考古民工”。

正因為冷門,願意學考古的人少,女生尤為稀缺。

很多人也不理解,為什麼女生讀了那麼多書,還要風餐露宿、體力勞動,何不找個舒舒服服、安安穩穩的工作呢?

一開始,方書晴還會很有耐心地解釋,但次數多了,她最後也只是笑笑就過去了。

有些人覺得別人心有慼慼,走不出舒適區不上進;但人家還覺得他追名逐利,活的太累,日漸庸俗呢!

人各有志,不僅僅是志向這麼簡單的,遵從內心的選擇也是其意。

說句通俗且粗糙的話,便是“關你屁事”。

聽說了方書晴的畢業學校,黃三木更是對她多了幾分欣賞,他有意探探底,“小方啊,你看這‘山水圖’畫面完整,有沒有什麼快的搬遷方法?直接揭取壁畫可以不?”

順著黃三木的手指,方書晴目光落在墓室東邊,那是一幅獨屏山水圖,畫中紅日青雲淩駕於群山之上,兩座茅庵亭閣修建在嶙峋山峰之間,另有樹木、溪水點綴其間,繪畫技巧純熟,水平高超。

但也正因為儲存得比較好,畫幅較大,且壁畫地仗層與磚牆體結合緊密,如果貿然直接揭取壁畫,恐怕很難保證畫面的完整。

於是,方書晴搖搖頭,“急不來。我覺得還是得采用整體加固壁畫背面磚體,壁畫連磚體一同搬遷的方法。”

“哦?”黃三木眯著眼睛,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怎麼做,說說看。”

方書晴思索了一會,指向一處壁畫開裂邊緣,“這裡快脫落了,應該先用泥膏加固修補,表面空鼓的地方,灌漿加固。然後用炭火烘幹畫面,待保護好畫面後,安裝鋼架基,再起吊運輸。”

沉寂數秒。

黃三木:“說完了?”

方書晴自認田野考古經驗不算豐富,當下又沒有先例可供借鑒,她絞盡腦汁,補充道:“保險起見,運輸前還要將塑膠薄膜覆蓋在畫面之上,以裁剪好的麻布片蘸取石膏灰漿,貼附在壁畫上。”

“依你估計,灌漿材料怎麼配置?”

黃三木對細節的追問,讓方書晴有了一種重回博士論文答辯現場的錯覺。

她只好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覺得reers 和水硬性石灰1:2 比例的混合物可行,但還要篩選試驗才能確定。”

龐翰森和方書晴私交不錯,見她臉上有點不自在,於心不忍,在旁打圓場,“黃老師,小方還是新人,慢慢學。”

“小姑娘很有靈性,方案也穩,看不出緊張”,黃三木摘下眼鏡拿在手上,總算結束了考察。

和學術大佬交流,怎麼可能不緊張?

方書晴都要緊張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