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現在還聽說,有些地方比他們這裡還要艱難,有些大山深處裡的孩子,到現在都上不起學,都沒有書讀。
這是程平最終同意程行去寫這個故事的原因。
程船勸他說捐出去可以,但也沒必要全都捐出去,可以捐一半,給自己留一半,畢竟程平雖然教了一輩子書,但手裡是並沒有多少錢的,他們夫妻倆總要為以後做規劃。
但程平卻搖了搖頭,說他們這些年教書賺的錢,足夠以後養老的,雖然不多,但他們又沒有孩子,要那麼多錢也沒用,還不如全捐出去。
父子兩人都知道,老師他們是很想要一個孩子的,但年輕的時候老師為了教書沒時間,後面年紀大了之後想要了卻要不了了,所以這便成為老師他們唯一的遺憾。
教育了那麼多孩子,看著那麼多孩子從小鎮上走出去的老師。
最終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程行聽完後便覺得自己也有些自私。
他已經註定不會缺錢了。
所以這一半稿費自己也沒必要去拿。
所以他便決定《燈火》以的形式出版之後,稿費他也一分都不要,全都捐給那些比較困難地方的教育事業。
中午他們在程平這裡吃了頓午飯。
或許是現在是春節的時候,沒什麼課需要上。
又或者是程船跟程行這對父子的到來,程平教了一輩子書,教過的父子不知道多少,有些結婚早的,從爺孫三代都教過。
但程行他們父子,無疑是他教過的這些學生中成就最高的,特別是程行,可以說是能夠讓他感到欣慰和絕不後悔踏入這一行並且紮根下來一待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作為老師,教書育人,所種的花,能夠開花結果,無疑是這世上最幸福最開心的事情了,程行去年高考作文滿分,保送浙大,以及後來答了現代文壇大家袁行明的題,續了李冶八至的事情,他自然也是一件不落的全都知道了。
那續的四至,精妙絕倫。
程平知道後,回到家裡後還跟沈蘭討論了好久。
他們雖然也能續出來一些,但都沒有比程行更好的。
程平當時還嘆了口氣。
沈蘭打趣他,像程行這樣的人,放眼全國能有多少。
而且這樣的人,還不是你的學生。
程平的心情瞬間就好了起來。
因此,程平破例喝了一些酒。
程行沒喝,是程船陪著喝的。
村裡上一輩的人,那是真喜歡喝酒。
而且酒量都很好。
程船的酒量也很好,但喝的多了,肯定也會醉。
或許是想到了許多孩童時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