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忠在遼朝穆宗時期,被提拔禦林軍班頭教官。後來見他帶兵有方,能武善戰。給他五百遼軍去平息女真部落叛亂。他用一個月時間,平息了暴亂,勝利而歸。皇上見他平息叛亂有功。賞他國姓,遼國的庶民沒有姓氏,只有朝廷皇室與後宮享有耶律和蕭二大姓氏。)改名為耶律孝忠,又賜給他一名契丹宮女‘蕭哥裡’為妻。提升他為鹹州府林牙。他平步青雲,時來運轉,官運恆通。一步登天,第二年被封為鹹州府節度使。
王孝忠耶律孝忠)先後生了一兒一女,男孩隨著父親國姓,起名叫耶律世義,漢名王世義。女兒為了繼承王氏接宗傳代,依然姓王,起漢名叫王休姑。
耶律世義從小跟父親練武,繼承王氏文豪家風,他精通漢文寫字。王孝忠把自己在五臺山師傅教的‘金彈神鏢’的絕技,傳給兒子耶律世義。世義的母親蕭哥裡是契丹人擅長騎射,她教會兒子女兒騎射本領。耶律世義八歲時就能騎馬射箭,獵取飛禽野獸。他幼年喜好玩石子,用石子練鏢。他能用石子打掉樹上的鳥,打重地上的山兔,人們稱他神鏢少爺。耶律世義成為遼北鹹州府一帶出名的文韜武略,博大精深的文武雙全的豪傑武士。
王孝忠的女兒王休姑比她哥哥小二歲,為了叫女兒繼承漢人傳統,沒給她改國姓,依然姓王。叫王休姑,她自幼勤奮好學,喜歡弄刀舞劍。父親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契丹人。決意叫女兒回到燕雲十六州漢人區域。可是休姑性格屈強獨特,她不願嫁人,喜歡寺院出家,愛好學武練功。父親心想這樣也好,正對我意,避免王家武功失傳。休姑十四歲時就被父親送到五臺山出家當了道姑,跟師傅學藝練武,她德才兼備,才高藝精,成為武功高強的俠女道姑。後來是白雲觀掌門人,道號為弘歷道姑。
耶律世義十六歲時,娶父親部下契丹人蕭教頭女兒為妻,因為此女其母是漢人。王蕭忠知到這女孩是漢人血統,便擅自作主,定下這門親事。三年後,耶律世義先後生下二女,長女起個漢族名字叫王餘鳳。小女比姐姐小三歲,隨著父親姓國姓,起名字叫耶律餘瑾。姊妹二人的性格,相仿相似,自幼機靈活潑,聰明好學。母親教她們讀書寫字,畫畫刺繡,傳授她漢文知識。受到父母的漢文化的薰陶,她們各自在四歲時,就學會吟詩,繪畫,背誦唐詩宋詞。
幾年後王孝忠被追封為鹹州府節度使,又重反故地,這是天意,他把父親王步貴的屍骨,從山西帶回象牙山馬家寨後山城,埋葬在祖父王熙腳下。
這年他帶領兒子耶律世義回到象牙山馬家寨山城,見自家的房舍,破爛不檻,不存在啦,已變成遼軍兵營了。他來到後山祖墳,祭祀祖父和父親的墳墓,拉著兒子跪拜叩頭完畢,囑咐兒子世義語重心長的說:
“你要牢記兩件事;一是;要重修王家祖墳,我和你母親歸天後也要葬在這裡,你必須要終生守護,二是;教育後人不能忘掉前輩人的遺囑;“遼太祖阿保機救了我們王家的性命,大遼對王氏有恩啊!你教育後人要世代孝忠遼國朝廷。必要知恩圖報啊!記住了嗎?”
“記住啦!”耶律世義把這二件事,永記在心,牢記了一輩子。
王孝忠耶律孝忠)因為在鹹州府坐官,在鹹州城西關城牆角下,花重金買一塊地皮,建一套宅院,稱王宅,此宅是秦磚漢瓦典型的漢式四合院,堂構更新,棟宇輝煌,嵐氣春暉,雕樑畫柱,富麗堂皇。正房東屋住的是耶律孝忠夫婦二老。西屋居住的是兒子耶律世義夫妻領二個女兒。西廂住的是奴僕家人。東廂為馬圈庫房。四周圍牆高叢丈二。門樓高大巍然,二扇黑漆大門,門前有兩個石獅看門。
耶律世義對蕭浞蔔說:“我家王宅是鹹州府,唯一的一座華麗的宅院。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當時之災。在十三年前父親慘遭朝廷奸臣陷害,全家抄斬。只逃出我們四人,我妹妹帶領我大女兒往南逃走。我攜帶小女兒逃到北疆。造成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逼迫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隱名埋姓,以打獵為生十幾年。”
耶律世義把王宅遭難,後來如何被平反昭雪,自己帶著女兒逃亡的詳細經過,都對蕭浞蔔講述一遍。
蕭浞蔔聽完耶律世義的講述,很受感動。同情他父女二人的不幸遭遇。蕭浞蔔很誠直坦率的說:
“你父親王孝忠與我祖父蕭思溫有恩緣,咱的祖輩是世交。而這只虎掀起我們二家重新相識,乃是天意呀!”
蕭浞蔔興奮走在耶律世義的身邊,拉住他的手說:
“既然我們是友人,我的身份也不必隱瞞了,我是南院宰相,是齊天皇後的弟弟。”
耶律世義聽了,大吃一驚,悵然若失。慌忙下跪行大禮,口中說道:“鄙人有眼不識泰山,怠慢待大人了。”蕭浞蔔快步上前攙起,說:
“我所以暴漏我的身份,是打算和你交朋友,這不是在朝廷,又非公務,你我同在野外狩獵,同是獵民,一視同仁為好。論年歲,你是長輩,我理應叫你叔叔。”
耶律餘瑾在空隙時間,自己梳洗打扮,換上一身漢式唐裝,套一件柔體的罩衫。容貌格外顯得清麗嬌豔,給人一種天生麗質的美感。她雙手捧著茶盤,盤上擺有二杯茶水,微步走近客人面前,把茶杯分別放在二人身邊。微微一笑說:
“請用茶。”
蕭浞蔔自語:“剛才她在樹林裡是位潑辣的姑娘。現在變成和順,飄然玉立的美女了。”
“謝謝,”蕭浞蔔自顧觀察姑娘,有些走神,一不小心碰倒了茶杯,臉一紅,說聲:“對不起。”
耶律世義急忙解圍,把自己的茶杯放到客那邊,說:“我不習慣喝茶,相爺喝這一杯。”
餘瑾姑娘覺得此事可笑,忍住笑聲,雙手捂嘴要走。被父親攔住說:
“客人是當朝宰相,快拜大人,行大禮呀!”
餘瑾很是難為請,思考片刻,便跑了出去,邊跑邊喊:“外邊的虎肉等我去烤,這個禮以後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