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五姑戲遼> 第三十二節 千裡尋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節 千裡尋親 (3 / 6)

耶律世義喝了一口酒,長出一口氣說:“提起來了,話長了。”他接著就把老家當時如何遭受的滅門殺身之災,因為妹妹晚到家一步,父母幾位親人全被殺害,我唯一的二個女兒,我自己帶領小女兒餘瑾沖出官兵圍攻往北逃,妹妹王休姑帶著我的大女兒王餘鳳,和官兵弒殺一震,沖出官兵的包圍往南逃走。這一分離就是十七年。耶律世義把怎樣從災難裡逃出的經過,這漫長的十七年的流浪生活的經歷,以及老家遭受災難的因由,都一一的詳細講述一遍。他最後說:

“我這次出來下決心找到我妹妹王休姑和我的大女兒王餘鳳。算起來我的妹妹有四十五歲啦!大女兒今年已經二十四歲了。”

也許是酒勁刺激,他說著!說著!情不自主的流起淚水。他在飲酒沉醉中開始思念親人了。

阿裡達夫妻勸解說:

“恩叔!不要傷心難過,親人一定會找得到的。”

耶律世義突然醒悟,感到失禮,便表示抱歉的說:

“對不起,我怎能流淚呢,今天是咱兩家相聚大喜的日子,高興才是,咱們不談過去,繼續喝酒。”他擦幹眼淚,站起提議幹杯。,

飯後,阿裡達和恩叔邊喝茶邊聊天,二人顯得十分親近,情投意合,阿裡達在酒桌飯桌上聽恩叔的講述,心受觸動,回想起當時王休姑所以那樣心急趕路,知道了匆忙要走的原因。她胸懷是那樣寬宏,高尚,高風亮節。假如她不管我父母,也許他自己的父母會被他救出,不會被害。他想到這裡,內心十分內疚。受人之恩,總得掏出內心,為了表達報恩,他即拿不出珍貴的禮物來酬謝,又想不出恰當語言來表達,憨厚誠實的阿裡達,只能用疑惑和愧疚的心情來替父母道歉說:

“都是我家不好,王恩人為了搶救我父母的性命,當務了回家時間,使她遲到家一步。失去了您父母等幾位親人。我家非常對不起您兄妹二位恩人。”

他緊緊握住恩叔的手,在流淚恩謝。

耶律世義大義凜然,很正義的說:

“話不能這麼講,你父母和我父母都是命,救命不分先後,救死扶傷是我王家祖德,也是佛門道家的規法。救你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是我妹妹她應該做的。”

阿裡達說:“後來我又聽說,恩人王休姑人從我家走後第二天,路過一座村莊,趕走了一夥匪徒。救走一家姓林的全家人,這也會當務她的回家時間。”

“這座村莊在什麼地方,這姓林的一家人落在何處?要能找到這戶人家,也許能瞭解到我妹妹在五臺山的哪個寺院。我最遺憾的是;我們分手時太匆忙了。妹妹只告訴我去五臺山找她,沒聽清楚在什麼寺廟,我們就被官兵沖散了。”

阿裡達遺憾的說:“這都是從外地他人傳說聽來的訊息,發生在何處,被救的那戶人家落到什麼地方,我全不知道。”

耶律世義哀聲的說:“訊息中段,查不到王休姑所修煉的寺廟,我二人只得去五臺山慢慢尋找了。”

次日師徒二人要走,阿裡達夫妻哭喊挽留恩人多住幾天。耶律世義情面難卻,又在阿裡達家做客三天。第四天耶律世義決心要走,耶律世義對主人說:

“我尋親心切,找到親人後,我還要辦第二件事;回到老家象牙山,安葬父母屍骨。這些事在我有生之年必須完成。咱二家前世緣份,在此相逢,受到你夫妻二人熱情款待三日。我心滿意足,十分感謝。等我找到親人回來再拜見你們。”

阿裡達見恩人執意要走,也就不再挽留了,便把自己多年積蓄的一百兩白銀全部拿出,裝在一個布袋裡,放在恩人的駝垛內,被耶律世義拒絕收留。阿裡達說:

“救命之恩是報答不完的,我這點微薄銀兩給您作盤費,表達我一點心意,在天之靈的父母也會在酒泉下安息的。請您收下,這樣我的心會好受些。”

耶律世義推回銀子不肯收下,說:

“我攜帶的金銀很多,一路上花不完的,你的銀子來之不容,留著自己維持生活吧,你的心意我領了。”

二人互相推斥多時,耶律世義執意不收。阿裡達見恩人不收銀子,做出一個決定說:你師徒二人騎一匹馬不方便,我家裡還有二匹馬,送給你們一匹用。

耶律世義點點頭說:“這樣也好,等我們找到親人,回來向你們報喜,再把馬還給你。”

啊裡達笑著說:“這是一匹閑著的馬,送給恩人用吧。不用還回。”

黑虎高興的拍手喊著:“我也有馬騎啦!”

阿裡達牽出一匹灰兔馬,交給黑虎。

師徒二人前邊牽兩匹馬漫步行走,後面一家三口面帶淚水送恩人。送過一程又一程。耶律世義停住腳步,握住阿裡達的手說:

“送到這裡吧,君送千裡總有一別,我們後會有期。”

師徒二人上馬準備起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