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把山雞收下說:
“這對山雞我收下,咱們晚上吃,這錢我不能收,你們來我家,我非常高興。在外遊牧時遇見客人,我家必得招待,這是我父親立下的規矩。”
主人把一吊錢放回耶律世義的衣兜內,耶律世義見主人如此誠意,也就接受主人的情義了。主人把客人請進帳篷內,沏茶招待。
夫妻二人走出帳篷,忙著燒雞做飯。這時天已變黑。帳篷內燃起幾支松榠。把棚內照的明亮。黑虎夥同主人的孩子在外邊篝火旁玩耍。耶律世義一人在觀察帳篷裡的擺設;見地上鋪的是駝絨花紋地毯。上面擺著家用器具樣樣俱全,潔淨的花彩被褥疊放的整整齊齊,東面棚壁上掛著弓箭,刀劍等打獵工具。西側掛滿了虎、豹、狐等珍貴毛皮和很多名貴的錦繡品。帳篷的正面有張長方供桌。桌上擺放著醒目的一座牌位,桌面上擺著供品,牌位上面刻著漢字;
【供奉恩人王休姑之位】九個金字,旁邊刻有一排契丹文字。耶律世義看到此‘牌位’大吃一驚,心象受了針刺一樣,猛的紮穿了他的心窩,他睜大眼睛驚呆了,幾乎象變成木人似地定在那裡。
此刻黑虎跑進來,見師傅站在那裡發呆,用手拉一下師傅說:
“師傅!你怎麼了。”
耶律世義在沉思中醒來,對黑虎說:
“這個牌位上寫的名字就是我的妹妹,你姑姑的名字,‘王休姑’啊!。”
黑虎驚奇的說:“師傅!這是怎麼回事?”
耶律世義說:“是啊!事情這麼巧,詳情我也不知道。你快去把主人請來,問他是怎麼回事。”
一會兒,主人走進帳篷,耶律世義問:
“這供牌是怎麼回事?牌位上寫的人你認識嗎?”
主人望了望供牌說:
“這位王休姑是五臺山上的一位道姑。十七年前,救過我父母性命。我父母為了報恩紀念這位恩人,就製作這個牌位,常年供奉,初一十五,燒香磕頭。七年前我父母先後離世,他臨終時遺囑我說:‘我死後,這牌位要世代供奉下去,教育後代不能忘記這位恩人。’所以我就遵照父母的遺囑,永久供奉這牌位。”主人真誠的在介紹。
聽者十分在意,他掐指一算,自己離開老家已經十七年了,正是自己家被抄斬的那年。他又急忙問道:
“那年你父母是怎麼被救的,你把事情的經過對我講述一遍。”
主人便把十七年前所發生的這件大事,詳細的對客人講述一遍。他最後說:“我父親名叫疊刺,我叫阿裡達,當時我只有十歲,只知道父母二人去土地廟許願,回來時迷了路,遇見狼群,正在危難時刻。王休姑路過。她武功高強,用金鏢和寶劍驅走了狼群,把我父母在垂亡中解救出來。並且把我娘背到我家帳篷裡,我父母挽留她吃飯,她說:‘我急忙趕路,家有急事。’話音剛落,轉身要走,我父母跪地叩頭謝恩,恩人摻起我父母。我父母問她姓名住址,她說;‘我叫王休姑,是五臺山寺廟的道姑。我必須馬上走,家有急要的事等我回去,咱們後會有期。’話音剛落,她急忙掏出一枚金鏢留給我家作紀念。然後就匆忙的走了。”
主人阿裡達一邊講話一邊在箱櫃內,拿出一紅布包,取出一枚金鏢給客人看。
耶律世義看見金鏢好像見到妹妹,兩眼流出來淚水。阿裡達見到客人這種表情,覺的奇怪,便驚疑的問:
“難道這牌位上的人你認識?”
耶律世義老淚縱橫,嗚嚥著說:
“我看到金鏢就見到親人了,她就是我要尋找多年的妹妹王休姑啊!”
他心情非常沉重,哭起來。
主人阿裡達得知眼前這人就是恩人的哥哥,急忙叫來妻子和女兒,一家三人叩拜恩人的長兄,把客人稱為‘恩叔’。耶律世義上前拉起說:
“你我兩家千裡相識,有緣二次相會,這是老天兆化,前世緣份。不必行大禮這樣客氣,咱們是一家人了。”
阿裡達夫妻又特意多做了幾道菜,拿出好酒來招待恩人。一會兒,酒菜端上了,擺設一桌豐盛的酒席,賓主圍坐,首先是主人舉杯祝酒恩人,然後大家互相推杯換盞,開懷暢飲。這時耶律世義把自己的身世姓氏,介紹給阿裡達夫妻二人。阿裡達聽到恩人的姓氏覺得奇怪有些糊塗,便問道:
“恩叔!我不明白,你妹妹姓‘王’是漢姓。而你姓國姓‘耶律’為契丹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耶律世義說:“我先輩本是漢人,姓王。我父親王孝忠於大遼朝廷有著深遠因緣,給朝廷立功受賞,皇上賞給他國姓,把王孝忠改叫耶律孝忠。並且賞他一名契丹宮女為妻,又封父親為鹹州府節度使官職。生下我和妹妹兄妹二人,妹妹幼年出家為道姑。我兄妹二人有著二個民族的血液,為混血民族。所以我接續父親國姓名叫耶律世義。父親為了紀念漢族王家,妹妹仍是漢人叫王休姑。明白了吧。”
阿裡達理會的點著頭,又問道:“您老與恩人王休姑是如何分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