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建臉色微紅,看來自己除了寫作外,各方面一直都不受林老師待見啊,居然連生活作風也能扯上,當然,但他確實和幾個女孩子扯不清,只好轉移話題道:“我剛剛寫了一篇小說,請老師幫我看一下……”
過了一個多小時,楚女和陳主任風塵僕僕趕到。
此時夜幕輕垂,南劍市華燈初上,萬家燈火。保姆王阿姨已經做好了一桌的菜,並蓋好盤子保溫。
大門玄關處,楊子建和林老師來迎接客人。
“這位是海峽社文藝部的陳勖倉主任。”楚女介紹道。
陳主任不到四十歲,梳著大背頭,臉龐白皙,目光精明,有些世儈氣,穿灰藍色中山裝,鈕扣扣得整整齊齊,上衣左口袋插著一支鋼筆,步伐穩健,彷彿學者與商人的結合體。
在場眾人,不是中山裝就是西裝裙,只有楊子建穿著寬松的藍色白條校服,很是格格不入。
“您好。”楊子建連忙恭敬地與陳主任握手。
陳主任非常熱情地笑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楊子建前途遠大,我們出版社林主編非常看好你,要對你進行大力培養……”
現在已經六點半了,楊子建早餓得前胸貼後背,肚子咕嚕直叫。
楚女笑道:“先吃飯,大家都餓了,我們餐桌上再聊吧!”
於是,大家進了湯家的小餐廳,一股誘人的菜香撲鼻而至,王阿姨正在擺碗筷,楊子建在家幫母親慣了的,立即上前幫忙。
開始吃飯,觥籌交錯。
餐桌上,楊子建大概聽了一下陳主任的合同內容和補充協議,他都滿意,並要求將“首印之後全部版稅捐希望基金”的條款增加進去。
楚女知道楊子建家成立了私營公司,正風風火火,生意不錯,已經不差錢了,因此考慮再三後,也同意楊子建把版稅捐給她所在的團市委的希望辦。況且她也不肯定三重門會不會熱銷,萬一首版滯銷,那這份補充協議就是一張廢紙。
陳主任一聽動容,感動得不得了,91年希望事業才開始不到兩年,實際上捐款的也不是很多,許多鄉下小學還在破屋破廟甚至破草棚裡教學,危房學校遍地,楊子建如此年少,就有如此的覺悟,憑著這一份社會責任心,他個人就覺得非常尊敬。
但作為出版方,陳主任非常瞭解市場行情,因此勸道:“楊子建,你知道你可能會捐多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