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雨糾正道:“是書記派車,書記比鎮長大。”
這時,正廳傳來一陣喧嘩聲。
舒雨好奇道:“難道下雨天了,還有遊客到我們家裡來拍照喝茶嗎?”
子珍倒是有些開心道:“有些遊客很好的,送糖果給我吃。”
自從南塘鎮和楊子建出名後,楊家也跟著出名了,經常有鎮幹部、村幹部和中學、小學的老師帶著遊客來訪,還有一些鎮裡的高中畢業生們也會帶朋友來觀光。
現在鎮上大大小小的“知識分子”,都非常留意報刊雜志,一看到楊子建的作品就叫起來,互相傳看交流,這不僅是鎮黨委政府和學校的要求,同時也是他們的自發行為,因為文章與他們生活和歷史息息相關。
他們閱讀楊子建寫的有關南塘的文章,雖然寫得天花亂墜,與實際情況有不小距離,但看到自己就生活在文學作品裡,就感到無比的光榮和驕傲,每次遊客來訪,他們就會根據楊子建的文章做導遊,昂首挺胸地講述著“這風雨橋我天天在下面玩水洗澡”、“這天後宮我常常在裡面看電影”、“這古井我經常打水”、“這大宅子就是我的家啊,陳知州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等等。
因為遊客大多有點學問,兼職當導遊的鎮幹部、學校老師自然提到“少年作家”楊子建,在某些有身份地位的遊客要求下,還會被帶到楊子建家觀光做客,導致楊媽媽有些煩不勝煩,但又非常開心,因為遊客都是城裡人,而且都在誇自己的兒子。
遊客們每當看到這座古老深邃的宅院,宏偉精緻的門樓,高達半米的門檻,以及悠遠的書香世家,都會不禁恍然大悟:確實,只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家族歷史,這樣的文化薰陶,才會誕生出像楊子建這樣一位小天才出來!
不過,今天下大雨,遊客並沒上門,上門的是副鎮長、旅遊區籌委會副主任、汽車遊船出租旅遊公司總經理王薈同志,她身邊跟著中學蘇校長、文化站林站長、村長李群德等一班手下。
由於許平凡有老區長的關系,馬援朝有武裝部的關系,這個旅遊公司很快就批了下來,反正都是掛羊頭公司,許多審核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真要審的話肯定是不合格的。
然後就是搭建草臺班子,王薈非常重視楊子建,隨著楊子建寫的文章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他本人就是南塘鎮旅遊公司的一個活廣告,現在電視廣告非常重要,電視臺每天有一半時間是在播放廣告,而南塘因為有楊子建而省下了一大筆廣告費,加上旅遊是他倡議和鼓動起來的,怎麼也要給楊家回報。
按許平凡書記的意思,是讓楊父楊士傑進農技站或供銷社工作。楊父是農民,種過果樹,對農業知識懂點,再進修一下,到農技站也能勝任;供銷社就簡單了,賣賣東西總會吧!
但馬援朝鎮長卻不以為然,小學文化就不能幹事業了?這時代,經商做個體戶、做二道販子成為萬元戶的人多的是,他們有幾個是高學歷的?還有一些私營企業家,都是小學畢業生!因此,他要王薈考察一下楊士傑,合格的話,就招聘他進旅遊公司,把他當作部門經理來培養。
馬鎮長還特別提醒道:“這是楊子建的意思,他認為楊父還是很有前途的。”
王薈因此早上冒雨上門拜訪,和楊父進行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