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九一之小作家> 第50章 五百年風雨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章 五百年風雨橋 (2 / 2)

同學們和林羨都不約而同開始做起了筆記,連三中老師也有不少做了記錄。

姜文明聽著,雙目發光,從楊子建的講解口才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才知水平,楊子建思維清晰,資料詳實,知識豐富,只有這樣,才能用最短的語言,把一個景點說得如此透徹。

這學生,極具天賦,很有前途,一中得了一個好苗子,三中迎來了一個大敵!

楊子建邊說邊走,終於來到風雨橋,它位於鎮西,跨過塘溪好像一道彩虹,橋身丹霞石拱,橋上有廊亭。

“這便是風雨橋,傳說建橋人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日曬、雨淋,只求心愛的少女從橋上走過,了結這段情緣。據《八閩通志》卷十九‘地理,橋梁’記載:風雨橋,二十九都。《南劍府志》南塘一欄記載:風雨橋,南塘鎮西,明弘治四年南塘鄉賢陳瑞捐建。《南塘鎮志》古跡一欄記載:明朝弘治四年,鄉賢秀才陳瑞捐銀一千餘兩,於鎮西建風雨橋……但民間流傳,陳瑞為一心愛女子建橋,他一生未娶,建橋之後,就遁入空門。”

其實“為女人建橋”純屬扯淡,故老相傳這陳瑞捐橋之後,確實出家了,至於是不是為了愛情,完全是楊子建牽強附會寫的。但既然他這個“小秀才”說了,鎮裡的老人們,自然也不會反對,反正這掌故傳來流去早就變形了,常爺爺自己就說了好幾個版本,可能連他自己都模糊了。

後來楊子建為一些風景區編造“典故”可就多了,而當地村民聽久了,也就當真了。

“終於到了愛情橋。”

“不怎麼樣嘛,這麼破舊。”

“五百年了,看這木頭,肯定有翻修過。”

“那是當然的,哪有木質建築經得起五百年風吹日曬雨淋?”

“石頭就可以,人家陳瑞本來就是建石橋,廊亭不過是順便蓋的。”

大家在議論紛紛中,帶著激動、失落、遐想、印證等心思登上這座“名聲遐邇”的風雨橋,有的在橋上廊亭內休息,有的蹲下來看紅色丹霞石塊,有的坐在廊亭兩邊的木凳上觀景,有的觀摩兩邊雨披上寫的各種運動口號。

但總的來說,有點失望,因為與自己想像的文學浪漫,差距有點大。

楊子建帶著激動的心情,大聲講解道:“風雨橋東西走向,一墩兩孔。橋長23米,寬5米,橋面高6米,橋身用丹霞石壘砌成拱券型,橋墩砌有分水石,可以緩解洪水對橋墩的沖擊力。橋面建有廊亭,可以讓行人遮風避雨。這橋廊在清光緒年間重修過,雕樑鬥拱、泥塑彩繪都帶著清朝的風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