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九一之小作家> 第59章 家法,啟佑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章 家法,啟佑堂 (2 / 2)

子設、子珍都像歸巢的雛鳥般,在十一點半準時回家了,然後一家五口中午吃團圓飯,桌上的菜多大了是昨天吃剩下的,但增加了粉幹蘑菇湯、筍幹炒油渣等菜,並將大月餅切分成五份,光是月餅就吃了個半飽。

按禮,本來團圓飯要放在晚上月圓之夜,但子建六點多就得去火車站,因此中午提前吃了。

楊父摸著被抽打出紫痕的手臂,沒好氣地瞪著子設道:“混帳東西,下午別出去玩了,全家都到北幟山去祭祖。”

“祭祖,幹嘛突然祭祖?”子設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天,要好好玩上一天,祭祖多無聊啊,當然不怎麼樂意。

楊父眯著眼,露出不懷好意的神色道:“老子叫你去就去,是不是皮癢癢了?”說完,大有起身拔出細竹枝抽打的架式,這明顯是想遷怒啊!

楊子建連忙跟弟弟解釋道:“二伯和常爺爺要把我寫的文章告訴給祖宗,有句話叫‘家祭無忘告乃翁’,有好訊息,不要忘了跟祖宗講一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是臨時舉行一次家祭,很簡單,應該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到時你就自由了。”

子設點點頭,叫道:“我聽哥哥的,穿上幹淨衣服去祭祖。”

楊父有氣發不出,有些鬱悶,埋頭扒拉著米飯。

楊母仍然像老母雞一樣,吩咐這個多吃點,吩咐那個別把米飯掉桌子上。

飯後,楊父楊母準備祭品,而楊子建仍在改寫《燃犀奇談》裡的一些內容。

兩點多時,二伯帶著伯母和孩子,繞過半座楊宅,跨進大理石門檻,來與楊父會合,然後兩家人十口人走入進士巷,走了三百米,在鰍尾巷與姑丈會合,姑丈姑姑也帶了一家六口……老楊家的親戚好像都在鎮南似的,等走到風雨橋時,已經有三十多人了。

在臨水宮前,常爺爺帶著常家十五口人正等在這裡,包括常舒雨在內,加入了楊家隊伍,接近五十人浩浩蕩蕩地向北山進發。

這還只是家祭,如果祖祭,則會有五六百人。

楊氏家祠又叫啟佑堂,取自《周書君牙》“啟佑我後人,鹹以正罔缺。”意思是說:啟示佑助我們後人,使我們都依從正道而無邪缺。

楊氏家祠位於風光秀麗的北幟峰山腰,可俯瞰南塘鎮全景和閩江,北幟峰就像一位隱匿山林、遺世絕俗的世外高人,在層巒疊障的丘陵中,煢煢孑立。

這裡原是楊氏的私家園林、書院之所,一路上,還可以看到亭臺樓閣的殘垣斷壁,往日輝煌都已經荒廢貽盡,只有祠堂依舊屹立於松林與山花之間,右側的山澗奔騰於蕉林裡,宛如一首緬懷的古詞,長長短短地吟詠著過去的歷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