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簡直是太大了,這麼跟你形容吧,不算上咱沙峪村的山,得有咱們好幾個沙峪村大,咱們這裡都是小平房,人家大學裡,都是高樓大廈,一座挨著一座,就連震華他們住的宿舍,也是好幾層高的大樓。”大虎說。
“媽呀,我要是去了,看見那麼多高樓,還不得眼暈啊?”鄰居嬸子說。
“你不是最想看看,那裡的圖書館有多大嗎?看到了嗎?跟你想象的一樣嗎?”金昌碩問。
“我正要跟你們說,震華學校的圖書館,比我想象的大多了,好幾層高的樓房,裡面裝的全是書,震華跟我說,我看到的,還只是其中的一座,那裡的書,不用花錢就能看,我坐在那就想啊,咱們怎麼就沒趕上好時候呀,要是倒退幾十年,咱們都有機會去那裡看書學習,不過,咱們的女兒,幫著咱們圓了這個夢,知足了。”
“大虎,你就知足吧,至少你能親自去高等學府體驗一下,當然,我們能夠坐在家裡,聽你講述高等學府的情況,我們也該知足了,就盼著咱們的子孫,今後都能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咱沙峪村出更多的大學生。”金昌元說。
夜也已經很深了,看著人們仍然興趣不減,蘭珍沒有打斷鄉親的問話,她太瞭解大虎了,給鄉親解答問題,是他最快樂的時刻,就像當年,他免費辦掃盲班,不厭其煩的給鄉親講課,夜裡備課到深夜,如果這個時候,阻止他,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打擊,蘭珍回屋,把夾襖拿來,披在了他身上。
第二天一早醒來,大虎告訴蘭珍,他的關節好像沒有原來那麼痛了,不用柺杖也能走路了,蘭珍叮囑他,不要太大意,畢竟年歲在那擺著,他跟蘭珍說,他要獨自出去走走,有了上次他獨自去山上,為了找他,害得蘭珍把鄉親都發動了的教訓,蘭珍死活不讓他去,他告訴蘭珍,這次他要去祖墳,要把昨天的見聞,跟祖宗們通報一聲,他還說,他積攢了好多的心裡話,要對他們說,在得知了大虎的目的以後,蘭珍同意了。
臨去的時候,他帶了一瓶酒,拿了一兜花生米,柱著柺杖,去了祖墳,在去的路上,碰上了大田隊長,他問大虎,這是要去哪?大虎告訴他,想去祖墳看看,大田隊長說,不年不節的,怎麼想起去祖墳看看?大虎說,就是想他們了。
看著祖墳上長出了很多雜草,大虎把酒和花生米放在地上,他把每一個長輩的墳頭的草,都拔了一遍,看到了墳頭上露出了新土,他選擇了跟他感情最深的爺爺的墳前坐下,他把酒和花生米擺在墳前,給爺爺墳上倒了一口酒,放了一粒花生米,然後,自己喝了一口,也吃了一粒,一口酒下肚,他認為和爺爺找到了共鳴,他開啟了話匣子,他接下來要對爺爺說的話,是他幾十年積攢的話,如果有旁人在場,恐怕他還無法開口說。
“爺爺,我先告訴您一個好訊息,我昨天去了您重孫女唸的大學,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跟您形容它,這麼說吧,就是您想象的天堂,我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訴了沙峪村的鄉親,我知道,您生前的最大願望,就是要您的子孫,好好念書,做個有出息的人,我今天可以自豪的跟您說,您的子孫做到了,在幾十年的人生中,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我沒有放棄努力,我所做的一切,我認為是值得的,我沒有給您老人家丟臉。”
他又走到父親的墳前坐下,同樣是陪著父親喝了一杯酒,他對父親說:
“爸爸,都說父愛如山,當年,您做出要我拜師學藝的決定,我就認定了您是愛我的,也讓我明白了,父子之間的愛,不停留在語言上,而是要敢於放開,讓我經歷社會的摸爬滾打,人生的歷練,哪怕碰的遍體鱗傷,也要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您的話雖然不多,但對我一生的影響不小,我以有您這樣的父親,感到自豪、驕傲。”
他又把第三杯酒端起來,喊了一聲:
“爺爺,爸爸,咱們共同把這杯酒幹了吧!”
說完,大虎一仰脖,幹了,這口酒喝的有點大,他的流眼淚被嗆出來了,也不知是酒的緣故,還是他心有所想,在他眼淚被嗆出的瞬間,他的情感的潮水,像開了閘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他開始毫無顧忌的失聲痛哭,鼻涕流出來了,他也不顧,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眼淚為什麼而流,男人就是這樣,由於責任二字,一生都扮演了堅強的角色,拋開責任,男人何曾沒有柔情的一面,只是他們認為的抑制了,藏在了心裡面,讓人難以撲捉。
和許許多多的男人一樣,他的一生,經歷過風雨,也見過彩虹,經歷過黑暗,也見到過光明,世態炎涼,人生百態,對於他而言,不過是生活中的插曲,當你有時間和勇氣,面對它的時候,你會發現,最終留下的是,更多值得回憶的東西。
他哭累了,也倦了,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輕松,他一扭臉,看到了墳地的旁邊的山坳,被陽光照得暖暖的,本能促使他,朝著充滿陽光的山坳走去,他躺在了那裡,在大山裡生活了一輩子的他,這次與大山的近距離接觸,感覺大不同,以前的他,由於被家所累,他倒像個匆匆過客,甚至於沒有閑下來,仔細的觀察過大山的容貌,現在,他終於有時間,好好的和大山親近,躺在它溫暖的懷抱裡,盡情的享受了。
由於太享受,太踏實了,他睡著了,在睡夢中,他看見了爺爺,來到了他的身邊,爺爺還是那樣的和善的問他,毛筆字練得怎麼樣了?給鄉親送對聯的事情,是不是一直在堅持?他笑著回答爺爺,毛筆字有進步,送對聯的事情,一直在堅持,爺爺聽了他的回答,給他豎了拇指,他問爺爺,這些年都去了哪裡?讓他想死了,有幾次夢中夢見,抱著爺爺哭了,可醒來的時候,才知道是夢,今天終於可以見到真人了,他不會輕易的放開爺爺。
他要把幾十年來的經歷,全都說給爺爺聽,爺爺坐在他的身邊,靜靜的聽著,說到高興的地方,他會手舞足蹈,也許正是太高興了,當他手舞足蹈的時候,醒了,他摸了摸身邊,是空的,他不由的埋怨自己,為什麼不能剋制一些,如果不醒的話,爺爺還會多些時間,待在他身邊,他還有很多話,沒有對爺爺講,他有些失望。
他心裡清楚,夢總是要醒的,夢做得再好,還是要回到現實,他已經七十三歲了,他經常聽老輩的人說,七十三、八十四,好像是個人生的坎,他自己清楚,以他身體的狀況,能活到七十三歲,已經是老天的眷顧,他也沒什麼遺憾了,即便是他邁不過這個坎,他也會平靜的面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他這輩子,大事沒幹成,但小事做了不少,如果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無愧於心。
人有的時候,會刻意的追求人生的輝煌,追求人生的極致,殊不知,輝煌和極致過後,都會歸於平凡,有人理解的平凡,是無所事事,或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其實,那不是平凡,而只是活著,心裡裝著愛的人,能在平凡的生活裡活出精彩,心裡沒有愛的人,即便腰纏萬貫,呼風喚雨,也只能活在當下,最終留下的,也只是一具皮囊。
就像大虎,最初秉承爺爺的遺願,要為鄉親送對聯,這不過是再平凡不過的事,可他堅持了,並且還發揚光大,免費辦了掃盲班,他的舉動,在他看來,微不足道,可鄉親卻受益匪淺,識字了,就能看書看報,就能瞭解大山以外的世界,就能修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這是個良性迴圈的過程。
有了愛的付出,他不僅使鄉親有所收獲,還讓一直不肯正視自己,甚至想透過兒子,把仇恨的種子傳下去的韓三,也最終表示了懺悔,愛就像一粒種子,種的多了,回報的就越多,是它把沙峪村的鄉親,團結在一起,共同度過生活中的幸福與磨難,今天,這個目的達到了,他看到了沙峪村的希望,他告訴自己,自己只是滄海一粟,沙峪村的後人們,一定會把愛的種子,繼續播下去。
就像他的女兒,已經紮根在山區,為了山區的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沒有遺憾,他驕傲,想到這裡,他柱著柺杖站了起來,準備回家,就在他要挪步的時候,他的嗓子眼有一股熱流,要噴湧出來,他下意識的低下頭,一口鮮血,從他的口中出來,他的眼前出現了短暫的黑暗,緊接著,咳嗽不斷,此時,他腦子很清醒,他必須趁著身體還頂得住,趕緊走回家。
他柱著柺杖,吃力的往家走,快要走到家的時候,遇上蘭珍出來迎他,看見蘭珍,他故意強打精神,盡量的挺直腰桿,蘭珍責備他,不該去了這麼長的時間,讓她掛念,他則強顏歡笑的說,都老夫老妻了,還學會年輕人那套了,離不開了,就不怕旁人笑話,兩個人攙扶著,回到了家裡,他告訴蘭珍,他想找山子有事說,蘭珍知道,他只要是張口,肯定是有要事要說,蘭珍沒敢耽擱,來到了山子家,山子正好剛回來,聽說大伯找他有事情,二話沒說,來到了大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