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寥面無表情,殊無得色。他心道:“聶小娘子啊,我這也是迫不得已。”
慕青在季寥耳邊喋喋不休道:“你肯定是抄的,對不對。”
季寥根本不理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落在眾人眼中,更顯得這位僧人實是氣度沉凝,心中不由更深敬意。
那聶小娘子聽完後,也滿是不可置信,白臉變得緋紅。她心想自己都抄了他的佳作,怎麼還是輸了,這下可丟死人了。
現在她連看季寥一眼都不敢,生怕被嘲諷。
畢竟別人不知道,她自己還有父親和季寥是心知肚明的。
聶縣令把兩分詩稿都拿在手上,對著眾人笑道:“沒想到一場雅會,竟有佳作頻頻出現,可見我縣實是文教興盛之地,大家將來必是國家的棟樑。”
一眾士子紛紛點頭,一副大人言之有理的樣子。個個都心裡想著,回去後怎麼吹噓今天的事。
說完套話後,聶縣令又道:“我瞧兩位英才的詩都是佳作,不過這位廖季的字要比我侄兒要好看一些,我瞧今日的頭名便是廖季公子了。”
他此話一說,便有縣衙隨性的典史道:“大人真是高風亮節,處事公正。”
一陣諛詞如潮。
士子們不由佩服典史大人反應真是快,當然臉皮也是夠厚的。
聶縣令笑道:“我想大家現在都沒多少作詩作文的靈感了,正好我們一起郊遊,看看這秋日如何勝過春朝。”
秋聲臺附近確實是遊玩的好去處,平日裡本就有不少士子來遊玩,如今更有和縣尊接觸的機會,大家自是興致高漲。
何況還有縣衙提供的小食和酒水,實在讓眾士子覺得聶大人真是與民同樂的好官員。
眾人各自結伴,也有不少人往季寥這邊湊過來。
季寥慣於應付人情世故,舉止落落大方,看得聶縣令笑意更濃。
聶小娘子此時湊過來,把聶縣令周圍的人請走,才對著聶縣令道:“把詩稿給我。”
聶縣令便將一張詩稿給她。
聶小娘子道:“不是這張。”
聶縣令這才反應過來,她是要季寥的詩稿,便笑道:“這廖公子你覺得如何?”
聶小娘子道:“不怎麼樣,人品不好。”
聶縣令奇道:“他人品哪裡不好了?”
聶小娘子臉色一紅,她總不能說那傢伙摸她小手。她便道:“他明明是和尚,還戴著一頭假髮,這不是騙人麼,一點都不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