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七世紀初隋煬帝統治後,遷都洛陽。
為了控制江南廣大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洛陽,隋煬帝於公元603年下令開鑿從洛陽經山東臨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長約1000公里的“永濟渠”!
可以說,在海禁的大環境,沒有全面解放前。
這是明朝的主動脈,就像人體內的最大血管一樣。誰控制了大運河,誰就控制了大明最大的交通運輸。
控制大運河,又得到了皇后攝政的支援,以及現在後金也給打跑,還在內亂爭皇位期間。
朱子龍感覺自己的時機成熟了,可以提前開始運河a計劃了。
山東濟寧!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接地帶。大運河中間一個重要的中轉碼頭地區之一!
碼頭上一片繁忙,平時這裡不會有人攔卡,但今天不同。
朱家軍一支鄉勇,突然穿著城管二字的衣服,出現在了這裡。
前面,一條貨船給攔下來了。
船上出現一個身穿絲綢的男子,在上面叫囂:“此乃國公爺的船,你們也敢攔?”
然而,這次帶隊的是朱家軍中的老軍官了,別說國公爺什麼的,只要朱子龍下了令,就是皇帝也敢打。於是,下一分鐘。
十幾個士兵直接朝天鳴槍,砰砰砰的聲勢駭人。
然後,就衝了船把剛才裝比的男子打倒在地。打完還不夠,還要大聲的說道:“都聽好了,因為後金細節以及運河不堪重負,過往船隻,即日起根據督師侯爺之命,一律接受檢查。根據大小收取運河治汙費用,也就是厘金也,反抗不從者,就地格殺。”
“我看你們敢?”捱揍的男子還想裝比,剛說完,又是一隊士兵上去,直接把他打的慘叫連天。
像這種文人腦殘,就是得不講理,只管打就是。
朱子龍提出的運河治汙費用,估計這裡沒人懂,但是厘金二字,相信是個明朝人都懂。
厘金,又名捐厘。
厘金最初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為透過稅,徵於轉運中的貨物,抽之於行商;後者為交易稅,在產地或銷地徵收,抽之於坐商。
只於要搭上治汙費的名頭,其實就是半個山寨收商業稅的意思。
這連國公爺家的貨都給攔下了,不交錢不放行。其它商人,在刺刀下,哪敢多說一個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