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後!
前線傳來好訊息,劉國能和鄭家一樣,提前接受了招安。
劉國能,陝西延安人,綽號闖塌天,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後招安效忠於朝廷。
在原來的歷史上,他是崇禎十一年正月就撫於隨州,頓首告熊文燦說:“愚民陷不義且十載,賴公湔洗更生。願悉眾入軍籍,身隸麾下盡死力。”
熊文燦大喜,慰撫之,署為守備,令隸屬左良玉。從此,劉國能受朝廷約束,不再有異志。
而在現在,這個歷史變動了,他是提前了幾年,就接受招安了。顯然,也有朱子龍帶來的歷史效應,產生的後果。
倒是張獻忠還在頑抗,在江北吃了敗仗,跑到湖廣去了。一直跑到了谷城,這才算是暫時安定下來。
楊嗣昌的十面埋伏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自成奄奄一息,劉國能投降,張獻忠困居谷城。其他的造反隊伍,都是小股,而且被打的不成樣子。
劉國能投降後,馬士秀、杜應全也都跟著投降了。
可以說,這時候的張獻忠非常的苦逼,用教材上的話來說。“革命事業”進入了低谷。投降吧,就朱子龍這殺氣,估計不用招安,就半路殺了。
畢竟,這貨把中都老朱家的墳給推了,百官正找不到替罪羊呢!
所以,他不能投降,還得繼續為了事業而戰。
不過,如果沒有奇蹟,估計也是個杯具。
…………
這會兒,朱子龍才沒關心他。
而是把心思放在了,運河上。他這個五省總督,選的省份,乾脆就放在了五個沿運河的省份上來定。
所謂運河,也叫大運河,或京杭大運河。
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
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
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