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頭看下去,洛陽城下,那黑壓壓的流賊人馬,似乎一直鋪到天地間的盡頭……
李自成見前鋒得手,炮隊給力,絲毫不帶考慮的全軍大部分壓上了。
一時間,人頭的海洋出現了。
整個洛陽城下,一直從城北城牆到城南城牆的拐角視線,到處是奔跑呼嘯的闖軍人馬。
城上城下,硝煙瀰漫,炮、矢飛揚。巨大的響動中,有彼此的火箭互射,更有火炮對射。有箭頭對射,有刀光劍影,有扭曲的臉容,以及血光四散。
個人力量在這種時候,實在是不值一提的。
什麼絕世武林高手,在這種千軍萬馬,拼命不怕死的對砍中,都是炮灰般的存在。強了天的,就是超級炮灰,能不能活,全看運氣和本事。
闖賊攻城火炮之多,出乎洛陽軍民的意料之外,到後來,競然遠方還有火炬運來,競超過百門了。
在這樣的火力掩護下,就是一頭豬也可以有機會衝上城牆上了。
何況還是數十萬人類?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流賊能上城牆。畢竟一個老人,一個婦女,一個兒童,一些體質差的男子,這些人似乎是上不去的。你就是讓他們上,也沒體力和能力上城牆上。
除非城門給轟開了!
然而,洛陽城可是分城中城,多個城門的,轟開一個還真沒啥用。
另外,只要城牆上的火炮沒有完全啞火,以及城防沒有崩潰,想先轟開城門,從路面上進城,說真的,暫時是不現實的。
還是少數賊人,上城牆上拼殺進城更現實一些。
再說了,你當李自成沒一點其它的準備?
這怎麼可能,這不,許多飛橋木架,一看城關上的火力給壓制住了,立刻就從後面推上來了。
飛橋,是保障攻城部隊透過城外護城河的一種器材,又叫“壕橋”。亦可用於上城牆上面!
飛橋製做簡單,用兩根長圓木,上面釘上木板,為搬運方便,下面安上兩個木輪。《六韜》中記載:“渡溝塹飛橋一門,廣一丈五尺,長二尺以上。”
城上守軍想不到流賊竟會製作飛橋,多人發愣。
其實想想也簡單,人類的智商都要差不多,這又不是什麼高科技物品。
有樣品仿做的話,更是輕鬆可打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