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所用磚的製做並不麻煩,也沒有多少技術性。
很快,朱子龍就在原有大量工匠的基礎上,招來了一大批難民打下手。樣品磚就出爐了!
大多為青磚,上面看不到明顯的疏鬆和裂隙,磚的正中間凹下去了幾個大字:《大明皇室專供商號》!
而在這一行字的下面還有三個小字,朱家莊。
在古代,皇家在百姓中間的威望無與倫比。你說破天去說自己的磚好,也抵不上人家隨便拿出一塊,上面刻有皇家專用幾個字。
朱子龍這是要打造自己的產品名氣和專用制!
在古代任何產品都會有山寨產品出現,而且還沒有專利法保護。但是皇室產品除外!
因為除非是皇帝允許,否則從此之後,只有朱家莊的工廠可以在產品上,印上皇室專用專供等的字樣。其它人要是用的,一但給查出來,可就不是區區罰款了事就算了的。
那可是要抄家滅九族的大罪!
山東煙臺附近的商人聽到風聲,一下子就像魚聞到了腥味。
他們這些商人就沒有蠢的,就算以前有,現在也沒有了。聽到有這種千載難逢的好事哪有不湊一腳的,百十年的打根基有多難,只要是商家哪有不明白的,現在有捷徑可以走,只要付出一時的代價,子孫三代依靠皇家專供這四個字就可以吃用不盡。
於是,原來準備暗中捐出來的糧錢要分批運來的,和朱子龍和合作的數百商人們,一下子立刻就把大半量的物資過半的運過來了。
各種好話說來說去,甚至於原來讓利其它合作方面,只為能混進皇室專供的合作股份裡來。
這些人依禮前來拜見,自然不好拒之門外,於是一來二去,本著分擔風險抵押和拉人心的目的,朱子龍分了30的股份給幾百個合作的商人們。
只於這30,他們怎麼分,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至此,工期和貨量得到了保證,大量的磚頭讓他們生產,但大部分70的利潤則歸了朱子龍。朱子龍只管安心自己生產水泥就行了!
另外,他安排了新招收的後勤鹽漢團成員和山東的部分錦衣衛們,就金絲楠木走水路運輸的問題,進行長途作業。
一時間,大量的難民在山東,猶其是朱家莊附近得到了工作和養家餬口的機會。
朱子龍立時成為了,當地的萬家生佛!
一晃時間過去的真快。
一個月又過去了,皇宮裡三大宮殿的粗架已見模樣。
朱家莊招收了大量的難民做工,人口紅利得到了很好的解釋和起用。在經濟騰飛之下,做到了催化劑的神奇作用。
朝鮮海島上的田地也已開荒不少,種下了高產種子下去。
皇室專供水泥和磚頭,陸續分批到達。就連金絲楠木,也已經到位第一批。
修葺宮殿之餘,一部分水泥還給分到了京城的修補城牆之用上。得到了軍向發放的京城守備士兵們,和一干民壯合作,把此事善了。
閒x之時,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又視察了一下京營。
京營,明代京軍編制。洪武初即設,隸大都督府。十三年(1380年)改隸五軍都督府。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分設京師京營和南京京營,規制漸臻完備。
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