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形對鶴形。
吳京的這一聲大吼,聽在王旭的耳朵裡,就像冷麵教官段宏偉在訓練當中對他們大吼,氣勢和老虎的吼叫也相去不遠。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託尼賈和陳龍是內行,一看這兩人出拳氣勢十足,引的他們的熱血也開始沸騰起來。
張威和王超兩位高手拳來拳往,打的那是個酣暢淋漓,打到最後兩人甚至有些招式沒有按事先的套路來,但是導演沒有喊停,效果好像更加好。
整個擂臺都在搖晃,彷彿要垮塌一樣。
當然這只是兩位打鬥的氣勢給旁觀者造成的錯覺而已,擂臺垮塌還是要透過後期做出來,還要加上破木板被踢得飛了起來,到處亂彈的效果。這樣的特效觀眾是可以接受的。
即便還沒有加上這樣的特效,兩人的拳打腳踢也是讓人看得血脈噴張,看的很過癮,換了王旭自己代替吳京絕對打不出這樣的效果,沒有深厚武功底子的人也打不出這樣的效果。
特別是吳京在託尼賈和陳龍這些內行人眼裡已經打出了個人風格出來,明明他的個體要比柳海隆小,力量上也不如,但他的拳給人一種猛虎出籠一樣威猛,一種一往無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慘烈。
託尼賈自己的風格是兇,殘,猛屬於一種硬派打法,同樣是猛他的是兇猛,吳京此時打出來是威猛;甄仔丹的動作剛猛、犀利;陳龍的風格帶點雜耍搞笑加冒險的成分;而李連杰的動作快而漂亮,表演性是幾個人當中最華美的。
陳龍看吳京的打鬥就有一種感覺,影片上映後繼李小龍,陳龍,李聯傑,洪金寶,甄仔丹之後的第六位功夫巨星既有可能就是吳京了。此前吳京,張晉,元彪,梁小龍,樊少皇,釋小龍,趙文卓這一批的動作明星之所以只能在一二線混,成不了巨星有兩個原因,一是個人風格還不夠突出,不夠討觀眾喜愛,就像吳京此前的電影,如《殺破狼》中只有一個狠辣,沒有這樣的威猛,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慘烈;二是缺乏經典作品,陳龍和李聯傑那是多部經典電影累計起來的,即便是甄仔丹也需要一部《葉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吳京風格有了,就看影片能否贏得票房又贏得口碑了。這一點陳龍是保有比較大的信心的,他也沒有想到只是出於和王旭之間友誼的一次幫忙,沒想到能夠看到這麼好的打戲,演員好,劇本好,連王旭的導演功力在他眼裡都是很出色的。
作為中國功夫電影標杆和豐碑,陳龍一直很關心功夫電影的發展,很希望有一批年青的演員能夠接他們這一輩的班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明年他就是60歲,還能打多久,觀眾如果還要看他一個60歲的老人打鬥,而沒有其他的選擇,這不是他想看到的,這也許是他個人的驕傲和成就,但確是整個中國影壇的不爭氣,後繼無人。
看到吳京,張振,彭宇晏,張晉,baby,趙蓉蓉這些優秀的年青人,陳龍是duangduang的高興,從內心裡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成功,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單純的幫朋友的忙了,還是真正的把影片看成了自己的作品。
他這個武術總顧問其實只是劇組藉助他的名氣製造噱頭而已,他完全可以在開機那天露一下面,然後不用管了,用不現在還坐在片場,他不是閒的有大把時間,《天將雄獅》還在宣傳期呢。
一個小時後,陳龍沒有通知王旭,悄悄離開了片場,他是帶著滿意離開的。吳京和柳海隆的打戲還在繼續,其實第一條就過了,但是王旭要求再保兩條,兩位演員也同意,一場重要的打戲是要多拍幾條以便最後擇優剪輯。所以兩人的打戲拍了一個上午,一共拍了三條。
這一場較量,是龍爭虎鬥!誰勝誰輸,鹿死誰手,哪個事先都說不清楚。最後張威敗了,敗在了氣勢不如王超,做不到王超那樣的視死如歸,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魄,敗在後退中踩中了擂臺上木板中的一根鋼釘。
“比武五分運氣,五分實力。我今天敗在你手上,這是天意…………”張威在地上喘息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練拳的人,死在擂臺上,也不算冤枉了……”
他一面說話,一面用盡全身力氣站了起來,“我還有老婆和一個五歲的兒子,七歲的女兒。希望你能幫我照顧他們,我打拳一生,仇家也很多……”
說完這句話之後,張威腳步勉強,移到了甲板邊緣,突然手臂一用力,跳了下去!
拳術大師敗了名聲,就等於是丟了性命,張威雖然沒有被打死,但是他卻還是選擇了跳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任憑你拳術再高,也是枉然。
王超幾步搶到甲板邊緣,看著下面湧起的水花,他並沒有戰勝的喜悅,心裡湧起深深的悲哀。未完待續。。)
喜歡王大錘的大電影請大家收藏:()王大錘的大電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