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的這中狀態叫“入戲太深”,在演藝圈中演員入戲太深時有耳聞,王旭就聽梁朝韋說過《春光乍洩》的經歷,在影片中演了同性戀人後一直就走不出來,是劉嘉伶照顧了他幾個月才恢復正常。
現在的吳京也有這種跡象,他已經在王超和自己之間分不清了,在上個星期的一場和彭宇晏演的趙星龍的一場打戲,吳京就入戲很深,把彭宇晏給打傷了。現在彭宇晏的手臂,大腿還可以看到一些被拳腳打傷的青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彭宇晏倒是對於受傷已經習以為常,反而是那些群演怕受傷不願意和吳京打了,最後是加了一倍的片酬,再三強調做好安全防護之後才勉強同意了。
今天這一場打戲,柳海隆是不用擔心吳京能夠打傷了自己,但是他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兩人換了服裝走上擂臺後,他明顯的感覺到吳京氣勢和臺下套招時完全不一樣,他在吳京身上感受到濃濃的戰鬥意志,彷彿現在的吳京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演員,而是一個真正的要和他一決勝負的拳擊手。
雖然只是演戲,但這樣的對手也讓他佩服,柳海隆不得不打起精神了。
“張師傅。我們之間並沒有仇恨,可是卻被逼得在這擂臺上做生死一戰,當真是世事造化作弄人。”王看著張威,突然開口道。
這兩人,一個是廣東赫赫威名的拳術大師,一個是內地的新晉高手,本來素不相識,也沒有任何恩怨瓜葛,現在確簽下了生死文書,的確是讓人感嘆。
兩人都是拳術大師,手上功夫能判人生死。卻掌握不了自己的生死。的確是莫大的諷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句非常的經典的話從張威口中說了出來,但卻和兩人現在地情景吻合得天衣無縫。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託尼賈嘴裡唸叨著這句中文諺語,他熟讀過劇本當然知道這句話得含義,看到臺上此情此景,想到劇本中那句“練拳的人死在擂臺上,這也不是枉死”不由感慨萬千。
擂臺邊一個男子手一搖鈴鐺。
“開始!”
剎那間,整個豪華大遊輪的甲板上鴉雀無聲。只有靜靜的海濤和風的呼呼。
兩位拳術大師的對決,讓在場所有的高手都屏住了呼吸。
高手之間,難得比武,無論是戲中戲外這兩人都是難得比武。
詠春拳,白鶴形。
張威首先出招,只見他脖子一豎,頭一昂!兩手微微張開,右腿一抬。右腿一墊,整個人好似凌空飛起。一掠過來,在撲過來的瞬間,兩手拳頭瞬間啄成鶴嘴,手臂內纏,螺旋勁風鼓盪,撲面而至!
這一招‘白鶴形’雖然沒有像小說中那麼誇張。什麼全身震盪,胸腔肺部活動,吐氣噴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仙鶴地引頸長嘯,什麼已經把詠春百鶴拳練到了“聲隨手出”的層次。
這部電影不可能出現仙鶴長嘯這樣魔幻般的聲電效果。不可能出現像《西遊降魔》那樣張威身後還來一隻仙鶴,那樣不是功夫電影了,王旭也就沒必要請這麼多武術顧問,就把小說的場面還原不就可以了嗎。
電影和小說是不一樣的,同樣是打著弘揚國術的旗幟,小說可以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誇張的創作,比如仙鶴鳴叫,但是電影打著真功夫,弘揚國術就不能過於誇張,必須儘量的真實,不然觀眾是不會買賬的,一些武者以及愛好者也不會買賬的。
電影有電影的藝術表示手法,這部電影王旭對他的風格定調“拳拳到肉,酣暢淋漓,打出武者的精氣神,打出男人的氣魄出來。”
柳海隆使出的這一招‘詠春拳白鶴形’就有這樣的味道。再看王超,只見他大吼一聲,踏步後退,身體前弓,同時舉起手臂,大斧開山,沿著自己身體的右眼側線撇甩出去,正好砍在張威的鶴啄拳頭嘴上。
虎形劈勁,吼聲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