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九日,漢軍細心打掃安邑城內城外,檢查河流水源,掩埋戰歿計程車卒,以防瘟疫疾病。
賊將張濟戰死,楊奉在亂軍中不知所蹤,胡才、李樂、韓暹等人盡數按罪而誅。
劉備又在萬七千的降卒中篩出被強徵來的黔首百姓從輕發落。
把為禍多年的涼州賊與白波賊等人,分批押送至河南、河內為役力,專用來開水渠,挖河道,取水灌田。
漢軍一戰擊破白波賊的主力,讓河東抵抗力喪失大半。
四月二十一日,聞喜邑、絳邑、臨汾三城不戰而降,漢軍沿涑水猶如波濤滾滾,輕而易舉的攻取了猗氏縣與解縣,又分兵北上攻汾陰縣,兵鋒直指蒲坂,河東震怖!
四月二十五日,皮氏、襄陵、濩澤、河北、楊縣等地的官吏顫顫巍巍,主動來降。
五月初二,匈奴單于呼廚泉終於說服部落的貴族,釋放所有擄掠的漢地百姓,包括孩童與婦人。
劉備遂令部分漢軍駐守楊縣,調隨軍的掾吏還有歸降各縣的屬吏一起前去統計百姓的戶籍人數。
而就在劉備攻取了蒲坂,準備找一處涼州賊防守薄弱處的渡口,用徵來的船艘引兵渡河,一舉收復關中之際。
駐紮在大河西南岸的段煨卻驀然派遣使者,乘船過河告知了一則訊息。
長安的李傕與郭汜兩狗賊,以右扶風陳倉縣方向有敵突襲為由,將帶出城的三公九卿與天子皇后,徑直掉頭轉道向西狂奔。
哪怕有些大臣的親眷妻女在路上走丟了,也不管不問,依舊埋頭急行軍,將大臣與天子置於軍中,直接每日行六十里,轉去了隴右。
二賊畏懼漢王聲振寰宇,不敢交戰漢軍,遂裹挾天子和大臣逃遁至張掖、酒泉與敦煌三郡,以圖苟活自保。
眼下關中大亂,盜賊四起,百姓困苦,還望大王勿要遲疑,快速入關安穩人心,撫定大局。
他段煨不僅願意舉華陰與潼關兩城而降,還可去勸降臨晉、郃陽、夏陽三地的守軍,為漢家戴罪立功讓開渡口,鑼鼓喧天以迎王師。
李傕、郭汜不戰而逃,還真有點出乎劉備的預料之外,在將段煨使者安頓歇息後,便讓軍吏傳令找來諸多掾吏商討此事。
“大王,段忠明此人雖為董卓部將,亦為昔日段太尉之弟,在涼州軍中也頗為體恤百姓,遠勝於其餘諸賊。”
“眼見我軍掃平關東諸侯,重定天下在即,今率軍為收復關中而來,審時度勢下,豈有不降之理?”
“以嘉愚見,段忠明之言,應當確鑿不移,不如使其洗心革面,勸降臨晉、郃陽、夏陽守軍,可讓我軍儘早渡過大河,收復長安,安穩關中。”
“如此才能率軍追擊李郭二賊,使其無法逃至涼州。”
郭嘉聽見漢王把段煨使者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在詢問了其中的關鍵要點後,立即拱手建言道。
只要能確認段煨是真降,而不是假降,待漢軍過了大河渡口,便立馬派人接收五城,那麼進入關中險要之地,就全在他們手中,完全不用擔心後路被斷絕。
可長驅直入抵達長安,先拜謁長陵,然後再安撫關中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
馬騰、韓遂等輩,若是不服雒陽,便率軍擊滅。
要是兩人也來歸順,則可乘勢收復雍州,而望涼州。
如果不是涼州地形廣闊,有數千裡之遙,途中又有山川險阻,他郭奉孝一定會建議漢王立馬率軍追擊李傕與郭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