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十二月,漢王討平河朔冀州、幽州,袁氏舉族而降,盡收北方一十六郡,數千裡膏腴之地,理人以億計,地方萬里,攜帶甲百萬之勢,令人不禁望風而靡。
訊息傳遍海內,凡聽聞者無不目瞪口哆,心驚膽裂,彼此相看,變了臉色。
天下大勢已定,再負隅頑抗,也不過是螳臂擋車,蚍蜉撼大樹而已。
劉表、劉璋、劉協、曹操等人暫且不論,霸佔漢中多年的米賊張魯第一個震撼得跳起來,再不復平躺在床榻放鬆的模樣,臉上已毫無血色,嘴唇顫抖的厲害。
他可是被劉玄德放出話來,要麼急降,要麼等死。
且死後頭顱還要被收入武庫,享受和王莽同樣的待遇。
這萬萬不可啊!寧願為座上賓,亦不可為武庫頭也。
張魯想到以後處境,立馬心急火燎的抬頭,呼喚左右僮僕道:“快快將功曹閻圃請來,對了,別忘了也將公則請來商議大事。”
張公則乃是張魯之弟,漢中軍務之事,早已託付大半給他,無論是戰是降,都繞不開張衛。
說起來他們張氏,也是留侯之後,他張魯更是十世孫,於情於理,於忠於孝,都沒有理由和漢王作對。
張魯搓手頓足,在堂內走來走去,心焦如焚地等待兩人到來,忽地心中陡然生出一念頭:“要不,還是早降了罷。”
畢竟自家大父,也是取字輔漢,後人應當不讓祖父失望。
想到這裡,他頓時不害怕起來,降心已定便無所懼。
不是他張魯怕漢王的刀劍兵威,而是身為留侯後裔,匡輔漢室理所應當。
“咚!咚!”
腳步聲響起,閻圃與張衛匆匆忙忙地趕來,奔跑之間連衣冠都有些不整,但兩人都來不及顧慮這些,他們也聽聞了漢王已討平河北的訊息。
二人的焦慮之心,並不比漢寧太守張魯要小。
結果兩人掀開簾席一進來,便望見張魯非常神閒意定,整冠肅容地在整理案桌上的文書。
連後面拿坐席進來的僮僕也愣住了,這人是誰,看著好生面熟,剛才憂心如搗,急不可耐吩咐我去找人的師君哪去了?
難道這就是張天師虛心平意的氣度嗎?
功曹閻圃沒有理會發愣的僮僕,他急忙上前揖禮下拜問道:“府君找尋我等來,可是為了商議生死大計乎?”
張衛也神情疑惑地拱手見禮,等著其兄張魯的回話。
而張魯整理好各縣文書,卷好竹簡與木牘,然後擺手屏退兩名僮僕,接著他正襟危坐,嘆息道:“漢王攜定鼎天下之功,封地漢中。”
“我張氏本為漢臣,之所以任漢中太守,是因劉焉父子作亂社稷,欲稱帝於蜀中,效逆賊公孫述舊事,張氏豈能隨之,故叛其而據漢中,改名為漢寧。”
“每夜憂愁漢家之衰,愚臣無所能及,今漢王既定河北,威臨天下,張氏豈敢不迎乎?”
“魯願上表降漢王,讓出漢中郡,驅馬車前往雒陽拜見大王,汝等意下如何?”
張魯將目光瞥向兩人,輕聲詢問道。